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色拉油添色素变橄榄油 武汉无良商贩被批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3-20 作者: 访问量:3330
新华网武汉3月18日电(记者李劲峰)色拉油兑上点色素即变成橄榄油,仅将包装换下普通品牌调料即变身进口名牌,武汉一做干鲜调料生意的商贩张某如此发起昧心财。日前,张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武汉市检察院批捕。
记者从武汉市检察院了解到,武汉警方今年初接举报,称有人假冒大量知名品牌调味品,并销售到各大市场。相关执法单位,突击查获假冒“家乐”牌鸡粉、“龟甲万”牌酱油、“车轮牌”人造奶油、“太太乐”鸡精调味料、“李锦记”牌蒸鱼豉油等十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调味产品,共计4800余箱(件)。
通过物流公司的提货单,公安人员很快锁定嫌疑人张某。经查,张某系福建省南安市人。据张某交代,她以假乱真的手段就是直接换包装,改头换面,有的进行一番加工勾兑后再“变身”。比如她销售的所谓“甘达”橄榄油,其实是用“沙鸥”牌色拉油兑上一点色素,再装进“甘达”牌的橄榄油瓶子里,然后贴上“甘达”的商标。又如将“沙利来”牌人造奶油装入事先购入的“车轮”牌人造奶油空桶之中。经初步鉴定,目前涉案金额已达25万余元,仅其中假车轮牌人造奶油的涉案金额就达4万余元。
警方将案件移送武汉市检察院审查批捕后,办案检察官认为,张某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还予以销售,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同时,其长期连续作案,销售的假冒产品数量大、品种多、金额高、涉及面广,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直接危害到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具有社会危险性,遂将其批捕。
办案检察官指出,制假者在简陋的环境中制造并存放假冒产品,工序简单,环境恶劣,没有基本的卫生保障。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同时也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仅要认清品牌,还要增强防范意识,对于价格明显偏低的所谓“品牌”商品尤其要注意
上一篇:雀巢:并购来的食品业帝国 下一篇:7类食品100%合格 近两成果制品上黑榜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