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息| 焦点人物| 市场动态| 市场专题| 酒类汽车| 礼品工艺品| 物流印刷| 餐饮酒店| 策划培训| 美容首饰| 旅游休闲| 娱乐体育| 健康卫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生态杀手红火蚁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发布时间:2014-04-24    作者:季天也    访问量:3590

“红火蚁”得名于其体色和蜇人的灼热疼痛感

称霸暖湿地区的“红衫军”

生态杀手红火蚁

◎季天也

2013年12月,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来自比利时的进境集装箱空箱实施现场查验时,发现300余只活蚂蚁。该空箱内残留少量霉变植物种子及生活垃圾,那些红棕色的活蚂蚁就在这些残留种子周围爬动。为防止有害生物传入,工作人员立即对携带蚂蚁的集装箱实施除害处理。这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的蚂蚁体形虽小,却干了不少有国际影响的大事,它的名字和它的轰动程度很相配——红火蚁。

压舱土带来危险入侵种

20世纪30年代,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一群红火蚁穴居的土壤,偶然被不知情的人类带上货船充当压舱物。随着货船靠岸,红火蚁来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地方——美国东南部亚拉巴马州的海港城市莫比尔。这就是红火蚁的第一批移民。对它们来说,来到莫比尔有一个极为值得“喜大普奔”的好消息:这里没有食蚁兽这样的霸气天敌,在此繁衍生息比在老家爽多了。

红火蚁的繁殖力和对环境的耐受力,在蚁族中堪称一流,它们在美国迅速开疆辟土。或许是受美国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它们入侵美国的头几年里,美国人无暇顾及,并没有采取什么“反侵略”措施。随着红火蚁群落的自然迁移和人类长途运输(特别是草皮、土壤、盆栽等)不经意的夹带,红火蚁的势力很快就延伸到整个亚拉巴马州,此时,对红火蚁的黄金防治期——10年也错过了。几十年的工夫,美国南部的佐治亚、佛罗里达、密西西比等13个州,也统统被“红衫军”占领。

2001~2003年间,又拜国际贸易运输所赐,红火蚁迈出了穿越太平洋,远征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等地的步伐。一时间,这支红褐色的六脚大军遭到各国“通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它列为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它的拉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中带有无敌(invincible)之意,而通用名“红火蚁”则得于其体色和蜇人的灼热疼痛感。


两股红火蚁在水中汇集,变成一座桥,通往陆地。

“多蚁后模式”增强繁殖力

跟其他蚂蚁一样,红火蚁也是社会性昆虫,每个蚁群一般分为蚁后、雄蚁、兵蚁、工蚁4类,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蚁后是族里的老大,也是唯一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负责“造蚁”,长寿的能活六七年之久;雄蚁是蚁群中仅有的一小部分雄性,专职给蚁后“供种”,交配完成就是它生命的终点。兵蚁体格健硕,是蚁群的保镖,负责巡逻警戒和各种攻防战斗;工蚁个头比兵蚁略小,但数量也最多,筑巢、觅食、保育、侍主等其他日常事务都由它们完成。

大多数社会性昆虫都遵循着“一山不容二虎”的原则——每个蚁群只有一只蚁后。红火蚁群体为了避免“蚁后一死,族群团灭”的危机,竟发展出了“多蚁后模式”,增强了繁殖能力。当土地相对湿度达到80%、气温超过21℃时,长有翅膀的雄蚁和成熟的“处女”雌蚁会飞到空中享受“洞房花烛”——“婚飞”,之后雄蚁功德圆满,寿终正寝,雌蚁则飞到几公里外落地产卵,翅膀退化,组建新家族。


美国阿肯色州大学农业分部的约翰·霍普金斯教授正在收集红火蚁,以进行研究。

生态杀手兼饕餮狂

比起其他蚁族,红火蚁凶猛好斗,蚁多势众,块头也大一些(体长3~6毫米,其他蚁族体长以一二毫米居多)。一旦有其他动物误入其地盘,它们会马上成群涌出,“蚁拥而上”。即便是体形比它大得多的动物,也难免会有“双拳难敌四手”的境遇。

它们偏爱荤腥,但又不挑食,不论动物、植物还是非生物,“夹到碗里就是菜”,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生态杀手兼破坏狂。具体来说,它们啃食植物的根、叶和种子,屠杀包括其他蚂蚁在内的昆虫、爬行动物幼崽(如龟、鳄、蜥蜴等)、啮齿类动物,既把这部分物种打压得丢城失地,又害得以这些物种为食的生物因吃不上几顿饱饭而生活窘迫。


一个成规模的红火蚁群,往往会在地表修筑一座相对它们的个头而言很宏伟的城堡。

宏伟蚁巢通向几十米外

一个成规模的红火蚁群,往往会在地表修筑一座相对它们的个头而言很宏伟的城堡,小的与几厘米宽的魔方体积差不多,大的和保险柜相当,成员规模达5万至50万只。同时,地下还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秘密通道,能通向几十米外的地方,以便在危急时刻保护蚁后、卵和幼虫安全转移。

红火蚁喜欢阳光。农田、公园、绿地、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化带甚至盆栽,只要光照充足、土壤丰富的地方,就是它们理想的居住地。城市里有些红火蚁为了盖自己的房,还会把周围碍事的电线咬坏,导致人类的信号设备、电力设备、工程设施等发生故障甚至短路起火,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安全。

红火蚁对畜牧生产的损害

蚂蚁咬死人不是传说

由于红火蚁盖房选址往往也是人们容易光顾的地方,会直接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一不留神惊扰了它们,愤怒的红火蚁就会迅速涌上,用强有力的颚钳住人的皮肤,再以尾部的螯针反复穿刺,向人体注射有腐蚀性的蚁酸(甲酸)和有毒蛋白质。起初,被咬的地方呈红斑点状,有火烧火燎的剧痛感;几个小时后,伤口形成水泡,疼痒难忍,不小心挠破的话很容易引发细菌性二次感染。

红火蚁的毒性成分本不致命,免疫功能强大的健康成年人用肥皂与清水清洗伤口(可冰敷处理),再用皮炎平等含类固醇的药膏涂抹就能逐渐恢复。但对免疫功能较弱或异常的人群而言,这一蛰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据上海市疾控中心主办的《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统计数据,被红火蚁叮咬的人中,有15%出现水肿、出血等局部过敏反应,有2%面临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抽搐、发烧等全身性过敏反应,并造成过敏性休克,极少数人会被夺去生命。1998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有33000人因被红火蚁蛰伤而就医,其中660人出现过敏性休克,2人死亡。

蚂蚁能咬死人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但这个爆炸性消息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在农田里大量安营扎寨的红火蚁种群,犹如称霸一方的“地头蛇”,每天霸着大片农作物白吃白喝不说,其咬人的本事还让不开眼的禽畜死的死,伤的伤,吓得农民不敢下田,甚至会破坏灌溉系统和联合收割机等农用设备等。有些地方因此出现了撂荒、弃耕的败象。

2003年10月,中国的“抗蚁战争”在台湾地区率先爆发。在受灾最严重的桃园县,红火蚁的“殖民地”达到了4000公顷。2004年开始,红火蚁渗透到台北闹市区,把人蚁之战推向高潮。这一年9月,台北大学三峡校区见证了红火蚁的恐怖“壮举”:全校四五十公顷的土地布满蚁巢,几十名师生被咬。校方紧急成立了防治小组,并向校外有关机构和专家求援,操场很快变成了战场。

同年10月,桃园县一位洗肾患者在干农活时,双手被红火蚁蜇伤,起了十几个脓包,患者不以为意,仍在家自行透析洗肾,不出一周就因为腹腔感染不治身亡。于是,台湾的报纸和电视台连篇累牍地报道红火蚁的灾情进展,人们草木皆兵,连一般的蚊虫叮咬造成的红肿都风风火火地奔向医院,杀虫剂销量也暴增好几倍。

红火蚁咬人的本事吓得农民不敢下田,有些地方因此出现了撂荒、弃耕的败象。

红火蚁入侵致农民绝收

2004年底,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地区的警报,在广东湛江市下辖的的吴川市拉响,之后很快蔓延到广东全省。广州花都区东湖村的农民几乎都挨了红火蚁的“火热之吻”,为了躲避蚁患,家家户户都选择不下地或少下地,全村3000多亩龙眼有的被蚁群瓜分,有的因为没人养护直接烂在果园里,约20%的农民近乎绝收。

2005年1月17日,农业部发布第453号公告,将红火蚁定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农业部2006年的普查结果显示,红火蚁在我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广东、广西4省都建立了根据地。


有些红火蚁为了盖房,会把周围碍事的电线咬坏,导致电力设备等发生故障甚至短路起火。

红火蚁从新西兰版图消失

红火蚁虽然猖獗,但人类并非无计可施。当前主流的处理方法是“二阶段化学药剂防治法”。第一阶段为饵剂处理。红火蚁的成虫因无法消化固体食物,会将食物带回巢中喂食幼虫,幼虫在消化之后又把经过液化的营养吐出来,再由工蚁分给蚁后和其他成员食用。于是,人们为红火蚁设计了它们偏爱食物的“菜单”,加上缓效性的剧毒物质,做成饵剂,撒在红火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基本可以使整个蚁群全部中毒身亡,达到“一窝端”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蚁丘处理。饵剂处理10~14天后,用灌药液或撒毒粉的方式扑杀地表的蚁丘,片刻间就能起效,杀死蚁丘里的红火蚁。因入侵红火蚁移动快速并具攻击性,防治人员得穿戴手套及长筒胶鞋等保护装备,以防叮咬。澳大利亚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花了3年时间就使红火蚁的防治效果达到98%。新西兰已经让红火蚁从自己的版图上消失了。中国虽然还在继续和红火蚁打“持久战”,但灾情已经大大缓解。

基本原则:除杂不引杂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不禁会想,何不引入食蚁兽、穿山甲、寄生蚤蝇等天敌来消灭红火蚁?这不是更有效又不破坏环境么?其实,利用天敌对付入侵物种的方式固然好,但也不能乱抓壮丁,因为防范入侵物种的基本原则是“除杂不引杂”。

比如食蚁兽和穿山甲,它们对红火蚁的入侵地来说也是外来物种,必须充分考虑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引入的过程十分繁琐。更重要的是,红火蚁并非食蚁兽和穿山甲的唯一食物,动物的私生活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自己爱吃,食蚁兽和穿山甲才不在乎吃的是哪种蚂蚁。而且穿山甲还可能破坏泥土和建筑的结构,本质上跟红火蚁一样是个麻烦。

比起这两种动物,红火蚁寄生蚤蝇的菜单上倒是只有红火蚁一种,不会妨碍其他生物。它们把卵产在红火蚁体内,孵化出的幼虫钻到红火蚁头部,以其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为食。等化蛹阶段将至,蚤蝇幼虫会操控红火蚁走出蚁巢,用酶砍下红火蚁的头,寄主的生命就此告终。蚤蝇的蛹继续依靠红火蚁的头做保护,蜕变为成虫后从红火蚁嘴里飞出。

用蚤蝇对付红火蚁虽然目前没发现什么生态问题,但是饲养成本高,要一个月才能起效,目前还没有被我国红火蚁灾区广泛采用。另外,本地的蜻蜓等肉食性昆虫也能捕食婚飞过程中的红火蚁,但架不住红火蚁庞大的数量基础,只能为人蚁之战贡献点绵薄之力。

(本文撰写中参考了《检疫性害虫——红火蚁的分布危害与检疫》等文,及美国陆军公共卫生司令部、佛罗里达农业科学学院、中国农业部、维基百科英文等网站信息,特此声明并致谢。)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