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碧华 广州报道
防晒产品作为护肤品品类中一大核心品类,各大品牌几乎都有多个产品线。消费者在选购防晒产品的时候,往往将SPF防晒系数作为最主要的参考之一,对于其他却知之甚少。
事实上,根据现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防晒产品属于需要国家批准的九种特殊用途化妆品之一,生产厂家必须要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取得特殊类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
而企业在申请这个以“国妆特字”起头的批号时,相关部门会对该防晒产品的防晒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没有取得这个“国妆特字”批号的防晒产品都不得在市面上销售,而且不可以标示SPF系数。
可是在现实中,由于国内外对防晒产品的SPF标示存在不同规范和要求,SPF往往成为一些商家的宣传噱头;而在二三线城市销售的广大不知名品牌防晒霜,SPF标示更是随意,防晒效果令人担忧。
高SPF值噱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目前在国内市面上出售的防晒霜一般都会以SPF或者PA作为衡量产品防晒效果的指标。
防晒系数SPF是测量防晒产品对阳光中紫外线UVB的防御能力的检测指数。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晒强度,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会被晒伤,当他(她)采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伤。
而防晒系数PA是测量防晒品对阳光中紫外线UVA的防御能力的检测指数,是目前日系防晒品中最广泛被采用的标准,其防晒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分别表示有效、相当有效和非常有效。
根据我国在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当所测防晒化妆品产品的SPF值高于30,且减去标准差后仍大于30,最大只能标注SPF30+,而不能标注实测值。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各大商超却发现,仍然有不少进口商品的SPF值标注为40、50,甚至高达130。
华润万家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防晒系数为SPF50+的日本原装进口碧柔防晒霜,并表示在海滩等日晒较大的户外场所应该使用防晒系数在50以上的防晒霜。记者发现,在该款防晒霜的正面标注的是SPF50+,但在背后就标注为SPF30+,并注明“国外允许标注SPF50+,但根据中国法规,标签只允许标注为SPF30+”。
对此,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防晒系数为25的产品已经可以阻挡95%以上的紫外线,而SPF30的防晒效果则高达98%,因此那些标注60、70甚至过百的SPF系数产品更多是商家的营销概念而已。
而在淘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专业防晒”、“户外必备”、“高效持久”等是这些高SPF值防晒霜最常用的宣传口语。同一品牌,不同SPF系数的产品价差可达2-3倍。以倩碧为例,同样是150ml的身体防晒乳霜,SPF30的价格为280元,而SPF50的则要贵40元。
“很多不在国内生产的外资品牌就会打这样的擦边球,在宣传上夸大使用高防晒系数产品的必要性,然后定更高的价格,实际上防晒系数高或者低的产品所使用的原料都差不多,成本也不会差太大。”一位本土日化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赖维向记者指出,国内对SPF值的检测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每平方厘米皮肤涂抹2毫克计算,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按照此标准涂抹会感觉非常厚重,因此国外对于SPF系数的标示允许大于30,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
小品牌批号乱象
正是由于SPF系数标示与效果检测的对比并不明晰,消费者要辨别产品所标示的SPF系数真伪只能依靠送检,造成了不法商贩随意乱标SPF系数的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广州的美博城化妆品批发市场走了一圈,发现有不少做化妆品OEM和ODM的店铺,提供从品牌策划、商标注册、包装设计、包材选购、加工成品、检测报告等一条龙服务,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有钱就可以轻松圆自主品牌梦”,有些甚至称“打样打板只需3天,7天品牌就破茧而出”。
其中一家代工企业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公司也有生产防晒霜,记者可从外面选购包材,然后由该公司负责罐装,价格大约是8元每60ml,做的数量越多价格还可以再谈。但记者随后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并未能查到该企业拥有任何生产防晒霜的资质,而该销售人员向记者展示的防晒霜样板也没有注明任何国状特字批号。
“这个(特字批号)没人看的,又不是拿到大商场去卖,只要质量好,包装弄漂亮点,卖个上百元都没问题。”上述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其现成就有30倍防晒系数的内料,但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重新配其他系数,价格都是一样。
据上述本土日化企业负责人透露,申请特字批号一般要花费好几万元,而且前后要耗时12到18个月,因此有不少小企业都宁愿冒风险违规生产防晒霜。
“毕竟一个产品出来了,不可能等那么久才上市,所以很多小企业就干脆不申请或者打上假的特字号,一些批号还没下来就开始生产。”上述本土日化负责人说。
去年,温碧泉旗下一款美白防晒乳SPF25产品就曾被媒体曝光是无证生产,后来其生产厂家广州市巧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承认“确实冒用批准文号生产过”,在该公司还没有取得文号之时,该产品就已经在市面上销售。
在上述日化企业负责人看来,目前无批号生产是防晒霜行业最大的问题,“一线品牌都会很注意,但一些中小品牌往往会因为没有意识或者心存侥幸而甘愿冒险”。
按照《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要求,自2011年4月起,特殊用途化妆品其产品外包装上一定要有特殊类化妆品编号,以和普通化妆品区别开来。只要是获得国家审批的防晒霜都有以“国妆特字”开头的批准文号,消费者可根据厂家在产品背后印上的这个批号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相关信息。若是查不到或者查到对应产品不是同一个,则很有可能是无批号或者冒用批号产品。
赖维表示,由于不当使用防晒霜引起的皮肤问题最常见的是皮肤过敏,偶有部分人会因为对防晒霜的成分敏感而产生接触性皮炎或者光感性皮炎。而那些连批号都没有的防晒霜则风险更高。
违法成本低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售的防晒霜多由物理性成分氧化锌、二氧化钛,与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散乱剂复合制成,物理性防晒霜剂性质较温和但含量越多越厚重,容易阻塞毛孔;而化学性防晒剂虽然质感较清爽,但却容易引起过敏。
因此,所谓的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只是相对概念,那些打着“纯物理防晒”概念的防晒霜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在国内防晒霜市场上,美肤宝、曼秀雷敦、碧柔、丁家宜、OLAY等大众品牌销量较大,欧莱雅、倩碧、资生堂等一线品牌则走高端路线,一瓶防晒霜的售价动辄都要上百元乃至于数百元,而“低敏”、“美白”等附加功能则是这些一线品牌为产品提升档次的惯常手段。
上述日化企业负责人表示,防晒霜也如同其他化妆品一样,主要成本并不在产品制造本身,而在于渠道和营销。“防晒霜在技术上和原料上都不难,不论SPF是10倍、20倍还是30倍在原料上的差别并不大,而且都可以在国内采购,难在产品的持久性以及资质。”该认为,由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违法成本过低等原因,导致企业不惜铤而走险,“无证”生产防晒产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我国现行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于未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就生产涉案化妆品的行为有相应的处罚。根据该《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涉事企业将被“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至5倍的罚款,并可以责令该企业停产或者吊销《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而对于已经取得特字号资质的企业,食药监局下属的监督司每年都会有不定期的专项抽检,以确保产品所标示的SPF系数名副其实以及质量安全。但余雪玲认为,政府的监督毕竟有限,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来识别问题产品。
“对于那些不知名品牌来说,就算被查到,最坏的就是没收产品,换个牌子又可以重新上市了,根本没法管。”上述日化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美容院以及二三线城镇市场都是这些无证防晒霜乃至于其他无证化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余雪玲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无证化妆品的监督力度,加大处罚,提高不法商贩的违法成本,从源头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编辑 杨颢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