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部是配角还是主角? |
曾星亮 |
前段时间跟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聊天时,他说,未来企业做得好,一定是市场部运作得好。他举例,几年前,市场部只有几个人,后来几十个,现在几百个。在队伍不断日益庞大的同时,企业的销售量企业的知名度也在节节攀升。 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原因: |
市场部是配角还是主角?
前段时间跟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聊天时,他说,未来企业做得好,一定是市场部运作得好。他举例,几年前,市场部只有几个人,后来几十个,现在几百个。在队伍不断日益庞大的同时,企业的销售量企业的知名度也在节节攀升。
而且,该市场部分工极为明确。有做活动策划的,有做终端培训的,有做展厅设计的,还有专门负责与媒体对接的媒介,还有天天坐在电脑面前负责网络更新的。
队伍虽大,但人人各司其职。
陶瓷行业,市场部人数较多的,我知道新明珠陶瓷是其中之一,人数多少我真不清楚。而非常气派的是东鹏,整个一层都是市场部,市场中心总经理赖成东的办公室在最里面,一出办公室门,就可以看到诸多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敲打键盘奋笔疾书,有的在做终端展示效果图,有的在打电话,还有的在收集相关信息。
但是,陶瓷行业的市场部,很长时间,都是作为销售部的附属部门,起到的作用非常小。而且一般市场部都是属于销售总经理或者品牌总经理的管辖范围,要想有所作为,非常难。加上销售老总们习惯性的以为,市场部的人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对于销售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经常是斜着眼睛看:“这帮人又在给老子添乱。”
而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的新濠陶瓷,却是行业里面一个不得不关注的企业。其掌门人就是策划人出身的翁文平。所有运作所有行动都是翁文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达到市场部,然后市场部的人负责完善,负责制造各种兵器炮弹,销售部只有执行的份。一时弄得整个品牌风生水起。就是县级市场也开了几千平米的专卖店。
前几天,新濠陶瓷策划部主管孙庆过来发出感慨,在新濠工作就一个字,累。单单为了一个名片的事情,打版不下几百次。“现在这个名片是1元钱一张,一盒名片就是100元。”
目前,在行业里面较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都是市场部比较完善,运作比较良性的企业。无论是新明珠还是东鹏,无论是欧神诺还是马可波罗,无论是博德还是金意陶,都是非常有力的佐证。
几年前,我阐述了一个观点,就是在国际企业,那些世界500强企业,最核心的部门无一不是市场部,销售部只是执行部门。宝洁如此,三星亦是如此。
这些企业无一不将市场部视为作战参谋部,品牌建设,渠道规划,策略规划,市场调查,广告宣传,竞争对手跟踪分析都是在市场部完成。而国内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以销售为主导,只要给我把这些产品卖出去,就好,先生存下来再说。这使得很多企业越做越难生存。
在行业浸泡几年,发现行业很多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
很多市场部负责人,是行业公认的才子佳人,且掌舵市场部经验丰富,但为人处事个性鲜明。结果,他们跟品牌老总经常吵架。双双跑到老板面前说对方的不是:销售老总说市场部的人不懂销售,喜欢瞎折腾乱指挥。而市场部的人就说销售部不听命令,导致整套方案搁浅。而且很多时候经常不顾及形象,互相开刷,搞得火药味十足。
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部职能不到位,只下指标,不给执行指标的方案方法。而且很多市场部只是负责写写软文,发发稿件,更新更新微博微信网页,没有终端实操经验。没有站在企业的至高点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市场部只是作为销售部的补充。
二是销售部一直以来兵权在握,是国内企业最重要的部门,是国内企业效益的产生部门,销售部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部将一份很完善很漂亮很牛叉的工作计划下发到销售部,销售部也会吹鼻子瞪眼:“这是啥狗屁东西啊?这个我们怎么可以执行呢?这个绝对不行?”找出一堆堂而皇之的理由,然后自己又优哉游哉晃悠晃悠,让市场部只能尴尬而已。
未来,陶瓷行业能出类拔萃,能傲视群雄的企业,一定是市场部领衔的企业。
我非常认同李重光的观点。
想在未来生存得比较好,想继续生存下去的企业老板们,一定要充分授权给市场部,让市场部的领导职能充分发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难以匹敌的整体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