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陶业三人行》2020瓷砖出口将会被腰斩?
来源:中商建材网    发布时间:2020-04-23    作者:阿筠    访问量:6740

栏目介绍
 

 《陶业三人行》是陶业要闻摘要&佛山陶博会联合制作的谈话类栏目,由主持人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与中国建陶企业大咖,一起针对建陶行业的热点事件、流行趋势、市场风向进行探讨交流,并各抒己见。

 从尹虹1个人的观点到3个人的观点,从3个人的观点到一群人的观点,通过3+N思想观点的碰撞,触发更多行业思考与思维更迭,共同助推中国建陶行业的发展。

《陶业三人行》第一期

主持人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 尹虹

特邀嘉宾

简一大理石瓷砖董事长 李志林

罗曼缔克瓷砖董事长刘胜红

栏目时间

3月29日下午14:30—15:30

栏目地点

中国陶瓷总部陶瓷剧场三楼材易采直播室

栏目形式

线上视频直播

识别下方二维码回看完整版视频

三位嘉宾探讨了哪些问题?

精简版汇报来了!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核)

1、疫情对瓷砖行业的影响?

  Q尹虹: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对全世界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疫情给我们瓷砖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跟吃喝玩乐有关的行业,他们在这段时间的损失都超过了90%,对我们瓷砖行业的影响可能是30%,相对而言要稍微弱一些。

  很多人说在这种危机面前,同样也存在着机遇,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先问下两位嘉宾,你们对这场危机是怎么看的?这场危机对我们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将来能否引爆一些行业新的革命?或者在行业产生新的转变?

  A李志林:本次疫情不仅影响着中国,同时也影响着世界。虽然目前中国的疫情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但是从增长的速度来看,国际疫情的顶峰还没有到达。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中国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因为中国国内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但西方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控制住还不好说。

  疫情对陶瓷行业的影响,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一季度陶瓷行业本身是一个淡季,根据博士提供的数据介绍,目前整个行业恢复生产的有七成左右的企业,但是疫情对于陶瓷行业肯定还是有些影响的。

  而二季度中国经济能够逐步恢复到正常,特别是我们的上游地产行业,我们在跟他们合作过程当中,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速度在逐步恢复,我想二季度中国整个经济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看好三四季度会有一个反弹,所以疫情对全年的整个经济肯定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对陶瓷行业也有影响,但影响也不至于那么大,这是我整体的感觉。

  Q尹虹:有人说装修行业是一个刚需,上半年没有做的生意可能下半年会爆发,但是也有人说经过疫情以后我更悲观了,在二手房或者在装修业可能会拖一拖,也有些人认为要赶快消费,享受人生,装修可以拖一年两年问题不是很大。你觉得之后消费者会把对一季度的需求全部在后面三四季度爆发出来吗?

A李志林:装修行业有一个特性是有时间弹性的,不像餐饮行业那么直接,中午没来吃饭,晚上不可能吃两餐,但是装修有它的弹性,这个月不装,下个月也会装的。加上一季度是传统的淡季,存在一些客观的因素,所以我说影响有,但是不至于那么大。

  整个经济会对大家消费心态产生一些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次大家在家里宅了一两个月,我发现很多人对家里装修不满意,都有装修的冲动,特别是对环保、安全这方面很重视。

  前段时间我跟胡亚楠秘书长他们一起做了一个调查,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我偏保守的乐观主要是基于这些因素的判断。

Q尹虹:刘总,你基本上同意李总的观点吗?

  A刘胜红:我认为总体来讲总量略微下滑,但不会下滑很多,也有机会存在。

  通过这次疫情我发现我们经销商素质有一定提高,以前传统模式都是团队固守在店里等客户上门,现在很多经销商都开始注重线上卖货,我看烟台的一个经销商直播的时候,真的做了100多个单子。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2、3月份没有装修,4月中旬应该会有一个恢复,5月会有一个增长。

当下我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客户,受疫情影响,现在很多客户没有开工,以前经销商对一个小单不重视,但现在经销商接一个小单也不容易,一个单不做对我们企业损失不大,但对经销商他们来讲是致命的。

2、疫情对中国瓷砖进出口的影响?

Q尹虹:根据这几年我们国家瓷砖每年的产量数据显示,瓷砖年产量已经差不多连续下降了三年。如果今年没有疫情,2020年在你们心中会是怎样?现在有了疫情以后,2020年整个瓷砖行业产量预计会是怎样?你们能不能说出一个量化的数字?

A刘胜红:我认为总产量应该会下滑20%左右,因为很多陶瓷企业3月份开工很迟,而且没有全部开工,还有部分企业3月都没有开工,所以我估计全年产量会有20%左右的下滑。

A李志林:瓷砖总产量这几年确实一直在下滑,我认为主要有几个因素,本身我们产量过剩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加上现在市场总量从增量到存量,下滑也正常。

我上次看到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说正常情况下是5,肯定会超过5,因为疫情不仅影响我们行业,更影响所有的行业。如果让我预计一个数字的话,我觉得能保住70%已经是比较好的状态。

Q尹虹:你们对行业的整体预判都比较接近,基本都在15%—20%之间。实际上行业很早就有人预测这几年我们要腰斩50亿,还有说40个亿,我也这样看,我认为肯定会下滑,下滑15%—20%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可能不需要太久,一年马上就会见结果。

3、线上业务能为陶瓷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吗?

Q尹虹:疫情对陶瓷行业的影响,其中有一点体现在线上板块。陶瓷行业互联网+一直都没有突破,不像日用品双十一,每年双十一电商采购节,虽然瓷砖数字还可以,但是和百货相比还是差很远,你们觉得目前投入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做线上直播,会对陶瓷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吗?

A李志林:我们今年从2月份开始做线上的营销,不仅只是做直播,比如我们与年前联系过的客户之间做的链接,只是把线下推广和成交搬到了线上,直播更多只是引流,在直播中做一些微信引爆的成交模式,下定金。

然后通过进一步沟通把定金客户变成我们的销售客户,逐步开始转,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今年2月份与去年相比有较大的增长,3月份也还可以,比去年同期的定单数还是有些增长的。

这也说明了两个问题,以前我们习惯在线下买日用品,现在疫情期间去不了线下实体店,但是他们又关心这些事情,开始慢慢接受网上模式。

至于将来是不是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模式,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瓷砖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性,体验消费的特点非常强烈,尤其是瓷砖产品的颜色,在网上和实际上存在差异,毕竟线上交流没有那么直接,但是也可以肯定的是,网上会作为以前传统模式的有力补充手段,或者在线下交易之前的一个前期手段,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可以的。

Q尹虹:老刘你怎么看线上交易对你们的销售和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

A刘胜红:线上交易我估计是不成功的。我们把准客户拉到线上,不能够相聚,利用线上搞互动,搞活动的方式,可以促成以前存量单转换到现实的采购单。但如果搞线上获得新客户,这个途径比较难。因为瓷砖不是日用品没有流量,消费者也没有看过你的东西,即使找一个再厉害的带货大师带瓷砖也带不动,而且瓷砖需要设计,以及很多体验式的消费。

Q尹虹:如果把设计师都带到线上去呢?

  A刘胜红:线上的专卖店看不到实物,消费者是不会下订单的,线上准客户引流到实体店,这么多年谁做线上搞的成功呢?基本上半途而废,包括红星、居然之家,他们也整合不了。但随着大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估计零售比例还会增加。

  Q尹虹:这也是一个新观点,零售现在很多人都在看好。大家都知道从美国的建材展,到广州的广交会,4月18日举办的佛山陶博会,还有石材展、厨卫展,有的甚至最后会面临取消的局面,但是大部分会推迟,线上陶博会却在此刻出现,而且大张旗鼓开始在突破,作为会展经济,线上陶博会你怎么看,它有前景吗?

  A李志林:佛山陶博会确实开了很多届,以前我们也期期参与。市场发展以后,以前的陶博会更多针对经销商甚至一些国外的客户做出口,真正C端消费者不多。

可能也有设计师会来看一些新的产品,但现在通过各个品牌对C端的延伸,我估计设计师已经不多了,展会经济肯定不能说不行,但是创新的方式也是需要考虑的。

  Q尹虹:以前我觉得陶瓷行业没有突破,但是现在我认为线上陶博会应该是目前比较好的创新模式。瓷砖行业或者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所有人都公认的门户。

  假设,陶博会集中陶瓷行业的头部企业,或者参展的企业把展厅搬到线上,陶博会把所有产品都集中上来,3DVR展厅也可以链接上去,从线上陶博会扩展成为行业的门户,甚至将来会发布所有新产品,变成一个门户,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线上运作,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A刘胜红:线上陶博会可能带来的流量还会更大,我觉得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

企业也不用为了三四天时间做实体店装修花十几万,线上陶博会观众浏览人数更多。我觉得这个创举是可以的,并且我们有感受到,通过线上市场部培训,都不用搞聚集培训,线上培训互联网工具还是要多应用,不拒绝,但是互联网卖货对陶瓷来讲只是一种工具。

Q尹虹:无论是主办方还是观众,要去线上陶博会体验产品代价很低。回顾前几年推广互联网+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互联网+,有的是+互联网,我们线上陶博会还是陶博会+互联网,而不是用互联网+陶博会。

A李志林:我一直觉得传统制造业是+互联网,就是要积极拥抱互联网来提高我们的经营效率、沟通效率,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在疫情期间我们比平时更忙了,为什么忙?

因为现在习惯用网络的方式去交流,链接的人多的时候忙不过来,但是效率极高,我这一两个月启动了一小时沟通机制,我们就谈一小时,最多的那一天开了8个一小时,而且晚上比白天还要忙,以前做一件事,可能要花一个小时,真正谈事谈半个小时,再吹半个小时,再回来一个小时,实际上效率是极低的。

  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到点就上去,结束就下来,所以效率很高。从这里受到一些启发,比如以后陶博会用线上可能真的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有一个挑战,对主办方来说租金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

  Q尹虹:是,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新的模式出现都会对旧的模式造成冲击,把线上陶博会打造起来,必然会影响线下的陶博会,但是我们要看到线上陶博会的潜力。

  3月28日我们也是在这里做一场关于岩板的研讨,总点击差不多2万,人数完全不同IP就是1.2万,如果在线下组织一场活动,每年陶博会分享会的时候,有700、800人已经很庞大了,10%的人要组织1200人岩板研讨会,都很费劲,但在网上1.2万就太小意思了。

A李志林:这个数字可能变成最大的资产。

Q尹虹:这就是流量。在微观方面,发现有不少人带他们的货,资源会共享。

  总体来讲,我以前对这方面比较保守,现在我觉得线上陶博会对整个陶瓷行业影响不是那么大,但是我觉得对会展影响会很大,如果线上陶博会做好了,怎么收租金?

  如果不收租金,转而成为一个行业的门户,专业人士、消费者、设计师要想了解这个行业就必须通过线上陶博会,链接所有的企业,我觉得流量大了以后,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我还是比较积极的态度。

4、疫情对中国瓷砖进出口的影响?

  Q尹虹:网络上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这次抗击疫情是中国人打前半场,国外人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而关键的问题是,下半场好像比上半场时间长,还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结束。

  我前几天看一篇文章,一开始这样说,2月份的时候国外客户打电话写传真过来问能不能发货?3月份的时候,是我们打电话和发传真去能不能收货?那肯定是不能收了,4月份能不能收还不知道,所以对出口影响很多人觉得非常之大,我不知道你们目前出口占比是多大?

  A李志林:我的占比不大,大概10%不到,主要是以东南亚、中东国家为主,我估计相对会好一点,前两天我们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团队本来要把任务减一减,但他们说暂时不用减,还是很有信心的。

Q尹虹:从你个体来讲觉得没有什么影响,刘总你们出口大概占20%,现在疫情对你们会不会产生影响?

   A刘胜红:对我们企业肯定有影响,出口总量占我们企业份额20%左右,我们出口比较分散,没有在欧洲、美国占很大比例,目前有些地方还在继续出货,对我们影响不算很大,但是这一点点的下滑我估计在国内也能消化。

  Q尹虹:昨天晚上我正好跟三个做出口起家的行业人士吃饭,一个现在比例是七三,是出口占70%,还有两个一个是四六,一个是五五,以前他们比例更大,他们两家说,还好2018年开始转型及时,他觉得五五已经很接受了,你们一二就更接受了。

  那个做七三的就唉声叹气,说原来在北美要如何布局,年前做的所有布置现在都没有办法落地,他觉得整个对出口影响非常之大,要赶快调整战略。

Q尹虹:这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瓷砖出口的数据,也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去年下滑7.7亿,下滑了8%之多,不算大,但是最高峰是2015年下滑11个亿,其他的因素同时也考虑进去,不能完全从自己企业角度考虑。

统观整个跟海内外的交往,估计包括反倾销,还有疫情的延续,从你们个人角度看,你们认为今年的出口会下滑到什么程度?

A刘胜红:我估计今年腰斩应该是有可能的,现在中国没有东西可卖了,便宜货印度比你便宜,非洲也有生产。我们企业如果不盯住中高端市场,只是做出口赚差价是没用的,这种模式不能再持续。

加上这次疫情的情况和美国等很多国家反倾销,我估计腰斩的可能性会很大。我去东南亚简一展厅看了下,我们都在建专卖店,把中国的模式搬到国外去,一定会成功。

A李志林:对国际市场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估计腰斩可能还不止,昨天晚上我也跟一个同行沟通了一小时,他们95%是出口到欧美国家,我听了一下他的分析,下半年能有50%就不错了。

我还是比较赞同胜红的观点,为什么这么多年一路下降,就是靠低价量大的模式,一个是竞争力在下降,另一个是自己国内成本的上升。

特别是欧美的疫情时间,我想在座的人6月份之前应该不会有什么奢望,7、8月份到底会有多大影响,大病初愈也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大家一定要做好这个准备。&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