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你还在被欠薪吗?
来源:陶瓷资讯报 发布时间:2014-07-04 作者:砍菜刀 访问量:3660
又见陶企欠薪。
时间进入2014年6月,正是大热天,陶瓷行业也跟着“热”起来了:先是《陶城报》曝出独家猛料——《海棠陶瓷被指拖欠工资 引发罢工并员工流失严重》;随着这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发,腾讯网趁热打铁,又推出系列报道(之一)《拖欠工资成家常便饭 还有多少陶企在欠薪?》。一时间,陶瓷企业欠薪的老话题被重新翻出来,在夏至已至的大太阳底下曝晒。
其实,陶瓷企业欠薪从来都不是个新话题,每到岁末年关,总有陶瓷从业者哭着喊着控诉企业欠薪。歌里唱的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事实上却是,如果没有钱,你就买不到春运的那一张旧船票,回不到你亲爱的老家。一向以社会责任为重的媒体,这时如果不适时推出声讨欠薪的报道,那就显得对不起自己的衣食父母——在小刀看来,陶瓷从业者才是陶瓷专业媒体的衣食父母,而不是那些开着豪车住着豪宅拎着名包拿着绿卡包着小二小三小四的陶瓷老板们。
蛇年年底,一群网友在QQ群里“吐槽”被南庄某企业欠薪的事情,说营销中心的员工被欠薪四五个月,工厂的员工欠薪长达半年。小刀根据报料人透露的人数和平均工资,粗略估算了一下,该企业欠薪至少上千万元。
彼时的小刀,深感社会责任重大,于是立刻拉着有“内幕”的网友私聊,准备推出一篇有针对性的报道。小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绝不奢望该报道一出,就能将陶瓷行业欠薪的恶习一扫而空,但至少希望被曝光的那家企业,老板能够认识到欠薪的错误,马上给员工补发薪水,从而让这几个向小刀吐苦水的兄弟姐妹能够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但是,当小刀报了选题,真正要操作时,报料人退缩了,首先是不愿意接受采访,不愿意透露姓名,甚至也不希望在报道中提到企业的名称和企业所在的工业园区。为什么呢?他们怕这样一来,老板欠他们的几个月工资一分钱都不给。
小刀无法说服他们,也不能霸王硬上弓。后来,那家企业还在运营,而“赖老板”的欠薪行为仍在继续。小刀其实向报料人提过建议,如果怕被媒体曝光老板恼羞成怒索性赖账,那么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从而拿回自己的劳动所知。这就是小刀的理论:如果监督无效,那么我们就举报。可是报料人的担忧却是:如果举报无效呢?这就让小刀无话可说了。
其实,事情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被欠薪的人不能胆小怕事,比如通过媒体大造舆论声势,让欠薪企业的供应商、采购商、经销商都认清“赖老板”的真面目,从而拒绝跟他合作。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最具杀伤力。还有,“炒”掉“赖老板”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他自己一个人玩儿去(例如在新闻报道中被点名的海棠和博华),他还能欠谁的薪呢?
当然,在走之前一定要追着“赖老板”把自己的工钱要到,千万别因为曾与他共事就心慈手软,千万别因为老板看起来“人还不错”就等着他给钱,如果装孙子就可以不给钱,这个世界装孙子的人都排着队呢。安晖这个老板看起来人不错吧?但他却揣着钞票“跑路”了,扔下了名义上的“股东”(保安)、部下、经销商和曾经的豪言壮语。
如果不想让自己承受欠薪之痛,那就要让“赖老板”们“割肉”。小刀以曾经的成功讨债经验告诉各位兄弟姐妹,讨债要充分发挥个体的IQ和集体的力量,用什么办法都可以,原则有一条:不要违法。
上一篇:卓远在人民大会堂一举摘得中国“瓷砖十大品牌” 下一篇:中国陶瓷行业M大事记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