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区新闻
石湾文化街区产业促进会成立“文商联姻”打造文化综合体
7月10日,石湾文化街区产业促进会在佛山南风古灶举办成立大会,以“文商联姻”来共同打造石湾文化综合体。大会宣布第一届会长由梁桐灿担任,首届理事会成员共6名。在会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傅维杰致辞。随后,梁桐灿会长为该促进会文化顾问者颁发聘书。据了解,目前,石湾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陶瓷艺术)大师15人,省级陶瓷大师40人和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形成老中青梯队陶艺人才资源。同时,该辖区已成为石湾陶瓷文化的集聚区,汇集约2685家陶瓷设计、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形成南风古灶片区、北纬23度艺术空间和新石湾美术陶瓷厂等六大文化片区,拥有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陶都工艺美术馆等十多个博物馆和个人艺术馆,以及石湾陶艺集中交易平台——公仔街。
(摘自7月11日陶瓷中国网)
佛山泉州商会2014年年会暨刺桐基金会启动仪式举行
7月13日,佛山泉州商会在佛山举行2014年年会暨刺桐基金会启动仪式。在会上,该商会创会会长蔡世田致辞,佛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佛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卫华发言。姚龙潭会长作该商会去年的工作总结。随后,刺桐基金会举行启动仪式。据了解,该基金会主要帮扶的对象是贫困生和重症病人,基金来源为会员企业及理事会的捐赠。目前,该基金会已到账资金约二三十万元,近期将在商会内部发动募捐。
据悉,目前,该商会有会员单位400多家,年均总产值1000亿元左右,其中,60%以上的会员从事建陶业,多分布在南庄、石湾等地。
(摘自7月13日华夏陶瓷网)
江西省高技能陶瓷艺术家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举行
7月13日,江西省高技能陶瓷艺术家协会第一次理事会举行。此次会议介绍该协会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度,并突出江西省高技能陶艺家画册筹备工作情况和就如何开展首届“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荣誉称号评选征求会员意见这两项重点工作。经过现场举手表决,35位会员同意立即启动该荣誉称号评选。
(摘自7月14日《瓷都晚报》)
景德镇市领导就规范陶瓷市场进行专题调研
近日,为落实江西省委巡视组相关反馈意见,景德镇市委副书记梅亦就规范全市陶瓷市场经营管理行为进行专题调研。
根据目前的初步意见,将由市瓷局牵头,从8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首先启动对政府批准设立的陶瓷市场的规范经营专项行动,之后形成常态化规范管理机制。专项行动方案将在本月完成。据了解,目前,全市有陶瓷市场20多家,经过正式注册的经营户3000多家。
(摘自7月11日《瓷都晚报》)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陶瓷太阳能吸热膜制备技术
日前获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采用两种以上半导体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将溶胶液浸涂或辊涂在金属基材上,在催化作用下快速烧结,成功制备出具有明显尖晶石结构的耐高温陶瓷纳米吸热膜,实现理论和工艺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据了解,尖晶石型陶瓷吸热膜与目前流行的德国磁控溅射太阳能吸热膜一致,而且,吸热膜耐高温(>1000℃),抗氧化性和耐候性也更好。
(摘自7月11日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网站)
第11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举行
近日获悉,2014第11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至22日在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行。据介绍,该博览会展馆面积共计5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2000多个,分六个区域。
(摘自7月12日景德镇在线)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举办
日前获悉,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据了解,本届博览会淄博市展区以“琉光璃彩 创意淄博”为主题,初步确定设置“老琉璃”展示区、大师精品展示区等六大主题板块。
(摘自7月16日《淄博晚报》)
市场动态
“釉上珍珠彩”填补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空白
近年来,景德镇的重要陶瓷技术创新莫过于是“釉上珍珠彩”。这一装饰方法填补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的一项空白。据了解,该项技术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首创。珍珠彩不同于珍珠釉,既有西方水彩画的视觉效果,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意蕴。早期的“珍珠彩”,呈亚光效果与“珍珠釉”相似,后来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到1997年才研发成功。
(摘自7月14日陶瓷商务信息网)
相关资讯佛山年内将关停千家污染企业
近日,佛山市政协就佛山市水环境整治专门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与提案办理工作,并实地考察大沥镇漖表涌、禅城东海国际花园侧涌和乐从镇劳村村莘填片区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市环保局局长彭聪恩现场承诺,将加大力度推进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尤其是村级工业区污水处理问题和污水管网铺设等工作。并表示,目前全市已完成两批共132条重点河涌整治方案的编制,力争在2015年底前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的总体目标。明年河涌水环境一定会比今年有大幅提升。
在会上,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永泰表示,将对各区村级工业集聚区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整理出需要关停或者转型升级的企业名录,并在今年年底率先关停第一批1035家污染严重企业。并透露,环保局正考虑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和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市政协副主席陈道明表示,可以因地制宜尝试建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点。此外,有代表建议建立对企业或排污点的实时在线监控,以分担执法人员不足的压力。
(摘自7月12日《佛山日报》)
皇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于10月开园 日前,皇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处于紧张施工阶段,其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将于今年10月开园。据了解,该项目是由佳洋陶瓷投资1.88亿元兴建的一个以传承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活态展示御窑制瓷工艺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园。
(摘自7月14日《瓷都晚报》)
一周房产
京沪步入存量房时代 楼宇经济或成未来投资热点
7月11日,中国首届楼宇经济发展论坛举行,多位专家探讨存量房时代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楼宇经济或将成为下一个房地产投资机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楼市已步入存量房时代,未来以“旧楼改造,存量提升”的“楼宇经济”模式将得到更多实践。作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载体,商业写字楼承载巨额的经济价值。并表示,在存量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应用专业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金融工具改造存量商业地产,提升其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符合客观规律。
(摘自7月15日中国新闻网)
财经观察上半年楼市低迷致税收增长乏力后市下行压力仍存
7月14日,财政部公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尽管全国财政收入个位数的增长再度印证增速转轨的事实,但6月增值税增幅由正转负、土地出让金增幅跳水等“拐点”信息,仍传递出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的重要信号。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近7.5万亿元,同比增8.8%。尽管中央财政收入距离7%的预算目标仍有0.8个百分点差距,但地方本级财政11.1%的增幅成为上半年亮点,超过4万亿元的收入也超过中央财政的贡献。而近两个月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如6月份,全国财政支出16522亿元,同比增长26.1%,比5月多近4000亿元。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除了受结构性减税影响,上半年增值税、消费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增长放缓影响中央收入。制造业的不景气体现在增值税的变化中。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同比仅增长6.1%,其中6月份下降0.5%,扣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后下降4.5%。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在财税收入中亦有体现。上半年房地产营业税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告别以往20%至30%的高增长,6.6%和9.3%增幅印证楼市低迷。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同比增长26.3%,其中6月份出现跳水,其增幅回落至7.3%,较一季度40.3%的增幅明显下滑。
财政部预计,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扩大营改增增加减税以及去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一些省份财政增收困难。
(摘自7月15日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