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高安陶瓷生产线达212条 年总产能已经突破10亿平方米
来源: 陶瓷信息 发布时间:2014-09-18 作者: 访问量:1870
原标题:高安陶瓷:从内耗到全国博弈
今天的泛高安产区(高安、宜丰、上高),陶瓷砖生产线已经达到212条,年总产能已经突破10亿平方米。根据陶瓷信息报的统计,其产量已经高达9亿平方米,占全国2013年总产量(90亿平方米)的十分之一。
2007年,被视为广东企业落户高安的元年。相比彼时,泛高安地区产能已经翻了一番还有多,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高安陶瓷,此时已跻身全国生产四强产区。加上陶瓷机械装备、化工原辅材料的流通,泛高安陶瓷产业及相关贸易总值已经突破300亿元,这其中,高安(生产线156条)占据了70%以上。
这些数据是外界所无法想象的。亦是泛高安本土陶瓷人所感到意外的。但实实在在的生产线摆在眼前,我们无法回避中国建陶产业竞争格局已经改变的事实,尤其高铁通车之后的高安,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改变。
对高安陶瓷产业深入跟踪观察多年,我认为高安陶瓷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内部的竞争,它已经进入了直面佛山品牌下沉、各地品牌分食市场的全国性竞争状态。
与泛高安陶瓷产业212条生产线规模相当、竞争亦最直接的对手,就是佛山的私抛厂。陶瓷信息报得到的数据显示,佛山境内的私抛厂(抛光线)已经突破200条,他们的市场多与高安陶瓷渠道重叠。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一线品牌。随着马可波罗、冠珠、东鹏、萨米特、宏宇、新中源、强辉、顺辉、金意陶等品牌对全国县级城市的布局完善,县城客户资源的分散甚至失散,对高安们形成了新的挑战。事实上下沉到全国县级市场的广东品牌,远远不止上述品牌,众多二线、三线品牌今年来在三四级市场的下沉亦集中爆发。
更大的、更残酷的战争打响了,我们才发现最大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第三方、第四方、第N方……
放眼泛高安产区,大部分企业都是专业化生产。美名其曰“专业化”,实则产品单一,客户资源利用率无法倍增和深挖。尤其在全国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产品单一规模微小(两条线以下)的企业,竞争力极度空乏,甚至不如一家老牌饭店的利润可观。这种局面无异于抱着年迈的母鸡,飞了可惜,养着却又下不了蛋。
也就是说,一个渠道销售一种产品,与一个渠道销售多种产品的结果显然有别。
一直以来,高安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惊讶:高安的陶瓷企业虽然竞争残酷,但他们从不接受贴牌。笔者认为OEM代工,是一个地区工业水平的体现。佛山、淄博的很多企业都在从事OEM代工生产,除了国外的客户,国内的品牌亦有。高安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式生产模式沿用至今,一方面源于此前城镇化红利,此外源于企业主不甘沦为代工的性格,第三是因为泛高安产区普遍产品单一,多为抛光砖、瓷片,釉面砖技术及品质远远落后于佛山与淄博,OEM之路很难打通。同时亦说明,高安陶瓷还没有到真正揭不开锅的局面。
风险随时光临。
在今年全国普遍库存爆仓的背景下,明年上半年的价格之战一定会“伤筋动骨”。未来是整合的时代,而OEM是被反复佐证为最高效的资源整合之一。高安的未来或许有以下几种局面:规模大、管理好的企业如太阳、瑞源、罗纳尔、新景象等,因产品配套相对完善,成本优势强而逐步强大;中型企业仍将在价格战中坐吃山空,耗到利润无几之日艰难转型;两条线以下尤其一条线的企业,零利润甚至亏损风险增大,要么被整合,要么主动谋求OEM或其他方式的“增援”,要么退出历史舞台。
很显然,今天的泛高安产区竞争对手早已经不是内部,而更大的压力来自全国同行之间的博弈。9月16日沪昆高铁南昌-长沙段的通车,高安将正式并入全国大交通网络,这对于高安的商贸繁荣与人才流动具有积极意义,抓住这一契机,认清行业的发展形势,调整经营思路,优化人才机制,为适应未来的大竞争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在于从现在开始改变、执行!
祝福高安陶瓷!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