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陶瓷行业的三大乱象
来源:百度乐居 发布时间:2014-10-09 作者: 访问量:1870
调查发现,进口瓷砖价格往往明显高于国产瓷砖。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者心中,洋品牌似乎是质量、有保证的代名词。但一些不良商家却往往会利用消费者“崇洋”的心理,大做文章。
乱象1:披着“洋”皮的国产瓷砖 身价翻数倍
我自己在这里面摸爬滚打这么久 瓷砖不就是随便找个地方贴个牌 你说什么地方产的就是什么地方产的
穿上“洋外套”,身价立刻翻倍,因此不少的瓷砖厂家都有着“很洋化”的名字。而一些不良厂家甚至到国外注册公司,拿到国外“身份证”后,就开始从南方找代工,并大量进货,做着“进口瓷砖”生意。
乱象2:瓷砖质量等级乱 一二等品冒充优等品
我们这里只卖优等品 我们不卖一二等品
其实瓷砖也是有等级的,优等品最好,一级、二级……依次下降。优等品出厂的时候,规范的厂家大都会在包装上有所标注,但却有不良商家更换或者拆除包装,以合格品冒充优等品卖。
乱象3:瓷砖叫价含水分 特价品大有文章
这个打四折 …… 这个50多,但原价是200多。
商家给记者介绍瓷砖价格时,往往低于原始标价,业内人士认为,很多瓷砖的商家为吸引客户,往往会打出优惠信息,“满1000送400”、“购物有礼”、“五折优惠”……市民朋友可能会觉得很优惠,但即使经过层层打折,陶瓷仍然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因为商家不可能做亏本生意。
假冒产地、以次充好、价格虚高……面对重重乱象,我们消费者还能买到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瓷砖吗?您呀,也别着急,这避免吃亏上当的技巧也是有的。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