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甘肃宁夏:已建成24条生产线 规划待建18条
来源:瓷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4-11-08 作者:崔学锋 访问量:2080
—— 瓷砖日产能29.5万平方米,西瓦日产能84万片
全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发展大型实地调研活动系列报道
联合主办: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陶瓷信息报社
全程冠名:嘉俊陶瓷、摩德娜科技、新景泰机械
第十四、十五站 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调查时间:2014年10月3日-2014年10月7日
■调查组成员:本报记者崔学锋张雪庆
■文/本报记者 崔学锋 图表/本报记者崔学锋张雪庆
重要信息:
甘肃产区瓷砖日总产能20.9万平方米。其中,瓷片生产线4条,日产能7.8万平方米;抛光砖生产线2条,日产能3.3万平方米;外墙砖生产线1条,日产能3万平方米;仿古砖生产线2条,日产能3.8万平方米;全抛釉生产线1条,日产能1万平方米;釉面砖生产线1条,日产能2万平方米;西瓦生产线6条,日产能66万片。规划待建生产线17条,其中,在建生产线2条;上线喷墨机11台。
宁夏产区瓷砖日总产能9万平方米。其中,瓷片生产线2条,日产能2.9万平方米;外墙砖生产线3条,日产能4.7万平方米;釉面砖生产线1条,日产能1.4万平方米;西瓦生产线2条,日产能18万片。待建生产线1条;上线喷墨机3台。

《陶瓷信息》报陶业长征调查组在甘肃白银。
甘肃和宁夏均位于黄河上游,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以及西北要塞的重要交通区位,注定了两地在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建陶产业发展上,两地虽然优势突出、起步较早,但屡经波折、多次兴衰。
甘肃发展建陶产业始于建国初期,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并迅速走向衰落。直至2009年,伴随着国内建陶产业转移的浪潮,福建、温州等地资本大量涌入、投资建厂,甘肃建陶产业才开始复兴,并逐步发展壮大。与甘肃相似,宁夏建陶产业建国后也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后才又有企业陆续进驻。
从近三年看,两地建陶产业发展有诸多不同,甘肃相对发展较快,新建企业较多,慢慢形成了集聚态势;而宁夏建陶业发展极为缓慢,三年间没有一家新建企业,产业规模止步不前。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其实甘肃、宁夏具备建陶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石灰石、硅灰石等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宁夏及紧邻的内蒙乌海、阿拉善等地分布有大量的陶瓷粘土、钾长石等矿产资源。同时,两地煤炭储量也都比较丰富,天然气及风能应用广泛,明显的资源和能源优势,为两地建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甘肃:
建陶产业勃兴 规模逐步膨胀
甘肃建陶产业的勃兴始于2009年,在此后的几年间,每年都有一批企业落地建设或建成投产,逐步集聚,形成了平凉、白银两个较为集中的生产基地。特别是在2013年后,在当地政府大力度招商的背景下,嘉华陶瓷、嘉鑫陶瓷、凯斯陶瓷、恒大陶瓷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较为先进的企业进驻,提升了甘肃建陶产业的发展层次,也奠定了甘肃建陶产业在西北地区的领先优势。
据统计,目前,甘肃6个县(区)分布有15家建陶企业,建成瓷砖、西瓦生产线16条,日产瓷砖20.9万平方米、西瓦66万片,是西北地区第二大建陶产业大省。
白银市:资源能源优势突出 建陶产业持续扩张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煤炭、黏土、石灰石、石膏等矿产资源丰富。白银市建陶企业主要分布在平川区、靖远县两地,目前已建成10条瓷砖、西瓦生产线,日产瓷砖15.4万平方米、西瓦33万片,是甘肃省最为集中的建陶生产基地。
平川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烧造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而建陶产业则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起,并迅速成长壮大,但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机制不活、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产品严重滞销,企业相继停产倒闭,一度兴盛的建陶业跌入了萧条期。
近年来,平川区煤炭等主导资源步入衰减期,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形势下,当地政府再次将目光聚焦建陶产业,制定出台了全力扶持建陶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力图复兴建陶产业。据当地人士介绍,其实平川区在发展建陶产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陶土和煤炭资源都比较丰富。
作为陶瓷故都,平川区复兴陶瓷产业的愿望十分迫切,当地政府不但规划了7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并成立了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为陶瓷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信息推广、电子商务、质检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区域营销等公共服务。同时,为培养陶瓷专业人才,2014年8月,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与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达成陶瓷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在宣传推广上当地政府也不遗余力,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两届中国西部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提升了平川区陶瓷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目前,平川区陶瓷产业已初具规模,年产瓷砖2000万平方米、西瓦2400万片、日用陶瓷700万件、艺术陶瓷100万件,陶瓷产业年总产值近5亿元。
靖远县与平川区毗邻,是甘肃省最早发展建陶产业的县区。建于1952年的靖远陶瓷厂靠租赁一座小土窑、2头毛驴搞运输起家,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甘肃省规模最大的建陶企业,最多时下设8个分厂,年产瓷砖180万平方米、卫生陶瓷15万件、日用瓷60万件,产品畅销全国,获得荣誉无数,盛极一时。
上世纪90年代,外地资本开始涌入,又遭遇国有企业改制,加上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工艺落后、负担过重等原因,靖远陶瓷开始走下坡路,逐步走向衰落。虽然后来又经多次改制也始终未能摆脱困境,2004年向法院申请破产,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靖远陶瓷厂彻底划上了一个句号。
近年来,靖远县发展陶瓷产业的脚步没有停止,当地政府曾多次到佛山等建陶主产区考察招商。2013年,嘉华集团公司落户靖远,开启了靖远陶瓷产业的复兴之路。2014年,随着佳鑫陶瓷、凯斯陶瓷、恒大陶瓷等一批陶瓷企业建成投产,逐步形成了陶瓷产业集群。
目前,靖远县拥有陶瓷企业5家,建成5条瓷砖、西瓦生产线,日产瓷砖8.3万平方米、西瓦25万片。在记者走访调查期间,多家企业表示正在谋划扩建新生产线,嘉华集团2015年将投建嘉 陶瓷项目,建设全抛釉生产线;凯斯陶瓷业二期工程建设也将在2015年启动。
平凉市:建陶企业较为分散 西瓦产业蓬勃兴起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交汇中心的“金三角”,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平凉市建陶企业主要分布在崆峒区、泾川县和华亭县,目前拥有5家建陶企业,建成瓷砖、西瓦生产线6条,日产瓷砖6万平方米、西瓦33万片。
总体来看,平凉市建陶产业呈现企业分散、规模较小、发展缓慢等特点,虽然有三个县(区)分布有建陶企业,但每个县(区)仅有1~2家企业,均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企业规模比较小,最大的企业也仅有2条生产线。另外,建陶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与2011年本报调查时相比,三年间仅有1家新建企业,新增1条生产线。
崆峒区2家建陶企业均建成于2009年,其中房丽美建材有限公司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建陶企业之一,现有2条瓷砖生产线。2014年,房丽美建材有限公司建成了甘肃省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全抛釉生产线。泾川县也拥有2家建陶企业,其中,华润陶瓷建成于2010年,现拥有1条瓷片生产线,日产能为3万平方米,是甘肃省产能较大的生产线之一。 华亭县是甘肃省产煤大县,拥有丰富的陶瓷资源。2012年,总投资21亿元的庆华建材公司落户华亭县安口镇,该企业规划建设9条瓷砖、西瓦生产线,2013年5月建成了第一条西瓦生产线,一条瓷片生产线正在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平凉西瓦产业发展比较快,现有5家建陶企业中,有3家是以生产西瓦为主。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西瓦在平凉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西北地区市场需求也比较大,拉动了西瓦产业快速发展,但近两年市场有逐步萎缩的趋势,更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不大。
宁夏:
建陶业停滞不前 前景不容乐观
宁夏回族自治区虽然拥有原料、区位、能源等多方面的优势,但近年来却未能拉动建陶产业快速发展。据记者实地调查,与2011年相比,宁夏建陶业无论是企业、生产线、产品结构几乎没有变化,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陶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卫市,现有建陶企业3家,建成8条瓷砖、西瓦生产线,日产瓷砖9万平方米、西瓦18万片。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拥有丰富的陶土、粘土资源,仅常乐镇就探明陶土储量1亿吨、粘土储量4280万吨、白砂储量2600万吨,且附助资源煤炭、石膏、石灰石等围绕其间,分布集中,容易开采,运输方便,发展陶瓷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当地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将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企业转移作为产业培育重点,规划了占地5000亩的陶瓷工业园,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试图吸引外资陶瓷项目入驻。据了解,中卫市当初制定的陶瓷产业发展目标相当宏伟,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80条生产线,瓷砖年产达到3亿平方米,实现产值50亿元。
2001年,科豪陶瓷整体购买破产的中卫陶瓷厂,成立宁夏科豪陶瓷有限公司,并迅速发展壮大。目前,科豪陶瓷已建成了5条瓷砖、西瓦生产线,成为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建陶企业。2004年和2007年,新美亚陶瓷、美康陶瓷等陶瓷企业先后在中卫市建成投产,虽然建陶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与当初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据业内人士表示,宁夏没有建设大规模建陶产业集群的市场支撑,全区仅有人口630万人,还不及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同时,甘肃、内蒙、陕西等周边产区的挤压,注定了宁夏建陶产业只能小规模发展。
2014年,市场持续低迷也给宁夏建陶企业造成了冲击,销售不畅、库存增加。记者10月份调查时发现,一家企业已经停产。据知情人士透露,企业停产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档次太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相对于其他企业来将,科豪陶瓷在产品升级上一直在持续加力。科豪陶瓷技术科长周旺告诉记者,去年科豪陶瓷就购进了3台喷墨机,对瓷片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今年又对一条外墙砖生产线进行了改造,生产通体外墙砖,市场反响比较好。
总体而言,宁夏建陶产业在市场低迷及周边产区的冲击下,正在经历着严峻考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陶瓷企业产能调查统计表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