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建设|
房产信息|
二手房推荐|
陶瓷洁具|
家具布艺|
电器灯具|
门窗橱柜|
钢材水泥|
楼梯铁艺|
涂料油漆|
五金制品|
石材砌砖|
新型建材|
化学建材|
机械化工|
装饰设计|
业主装修|
招标信息|
曝光台|
艺术师|
设计师|
焦点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材中心
新疆:已建成27条生产线,规划待建14条
来源:陶瓷信息 发布时间:2014-11-21 作者::刘婷 访问量:1740
——瓷砖日总产能35.12万平方米,西瓦日总产能10.83万片
【陶业长征IV】 全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发展大型实地调研活动系列报道
联合主办: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陶瓷信息报社
全程冠名:嘉俊陶瓷、摩德娜科技、新景泰机械
第二十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调查时间:2014年10月26日-2014年10月31日
■调查组成员:本报记者 刘婷
■文/本报记者刘婷 图表/本报记者刘婷
重要信息:新疆目前有建筑瓷砖生产厂家19家(含1家无窑炉的腰线加工厂),已建成生产线27条,其中瓷砖生产线26条,日总产能35.12万平方米;西瓦生产线1条,日总产能10.83万片。
在所有生产线中(不同产品混烧生产线,生产线数量与总产能量各对半计算),地砖线5条,日总产能5.7万平方米;瓷片线13.5条,日总产能19.9万平方米;外墙砖线3.5条,日总产能4万平方米;抛光砖线2条,日总产能2万平方米;耐磨砖线1条,日总产能1.8万平方米;西瓦线1条,日总产能10.83万片。
在线使用喷墨机为21台,未来待建生产线14条。

《陶瓷信息》报陶业长征调查组在新疆伊犁。
新疆建陶:多种因素衍生下的特殊产业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低温严寒时间较长,每年建筑瓷砖生产周期不足8个月,一般都是3月下旬、4月上旬开工,10月底停产检修。
新疆作为维吾尔、回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在产品花色上,也与内地主流消费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每个民族喜欢的产品花色不一,这也使得新疆的瓷砖产品与内地有着一定的差别。
对新疆陶瓷产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本地陶瓷企业少、产品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小,产品本地产、本地销,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相对内地而来的产品来说,物流成本的节约是本地产品在价格上的最大优势。
在能源消耗上,新疆有着低廉的煤炭与电力资源,内地优质煤炭资源价格为600~800元/吨,而新疆则为200~300元/吨。
在产能规模上来说,新疆的陶瓷企业普遍产能较低,这不仅使得企业的市场风险较小,还可以使企业自由地转换产品。
新疆陶瓷不仅与广东陶瓷差距巨大,与内地其他产区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地不管是人员素质、机械设备、原材料还是政府政策等都与内地存在差距。
新疆生产建筑瓷砖,不足之处在于该地区远离瓷砖产业集群,不管是生产设备,还是技术人才都较为缺乏,在产品原材料上,釉面原材料主要依靠内地运输而来,而瓷砖坯体则就地取材,这就决定了本地瓷砖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尤其是在人工成本上,新疆地区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本地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企业往往要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所以企业的用工成本要高于内地。
在企业的生产周期上,新疆每年的生产时间仅为8个月,这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损失的加剧,尤其是新疆陶瓷企业每年从点火开工到正常生产,所需的时间与资金成本都要远高于内地。
在设备的维护上,新疆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几度,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这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也必须为此付出更高的成本。据了解,仅设备维护此一项,新疆陶瓷企业就要可能要比内地企业高出50%的成本。
在产品定位上,新疆陶瓷产业受制于陶瓷原料、设备、人才因素,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尤为重要的是,新疆地广人稀,所以在消费群体中人口基数最大的中低端消费尚且市场空间有限,中高端消费更加无法支撑本地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新疆本地陶瓷企业几乎都以中低端定位为主。
总体而言,新疆陶瓷产业受制于客观条件,企业不管如何发展,产品只能面向疆内中低端市场,产品出疆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乌鲁木齐:建陶产业进入调整期
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始建设陶瓷生产线始于2002年前后,据了解在当时当地政府对陶瓷产业非常支持,对进驻工业园的陶瓷企业采取了前几年免税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到2004年基本形成了今天的产业局面,目前乌鲁木齐有瓷砖生产厂家10家,瓷砖生产线11条,瓷砖日产能13万平方米。
提早停产清理库存
2011年春节后,国家对新疆进行了经济上的补贴,每户家庭可领取到4万元左右的补贴金,这使得新疆建筑陶瓷产业迎来了近年来发展的高潮期,截止到2013年底,新疆陶瓷企业的产销基本比较平稳。
“新疆的市场可以勉强支撑现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受地理区域、企业定位、本地市场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与影响,本地陶瓷企业要想获得较大发展空间也较为困难。”新疆米东区新澳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林李昆表示,在新疆从事瓷砖生产10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新疆瓷砖生产与市场都受到多方面限制,企业要想获得较大的发展不太现实,对企业来说,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实在的。
“不管是土质、设备、技术还是人才,新疆陶瓷与内地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林李昆表示,目前新疆陶瓷企业的产品主要市场是在新疆本地,定位中低端,充分利用价格优势,是新疆本地陶瓷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最重要手段,由于新疆地处西北边疆地带,与内地路途遥远,因此本地产品输出疆外与内地几乎遍布各地的陶瓷企业相比,就会丢失价格优势,因此新疆陶瓷鲜有产品输出疆外销往内地;同样依托新疆的区位优势,新疆陶瓷虽然难以进入内地市场,但其可以成功出口到中亚市场。
2014年以来,新疆陶瓷企业与内地企业一样,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销售危机,面对库存压力,限产成为了企业的无奈之举,在10月下旬调查期间,记者发现新疆乌鲁木齐大部分陶瓷企业已停产,甚至有厂家在9月中旬就停产消化库存。
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年宏观经济下行与房地产调控是陶瓷产品销售受阻的最大原因,2015年企业开工时间目前还无法预知,只能等春节过后市场冷暖程度见分晓后再定。
总体而言,新疆陶瓷企业依托煤炭、电力等资源的价格优势和物流优势,立足疆内市场,虽然会面临用工成本高、原材料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企业的产品在疆内的销售与内地同等定位的企业相比,产品的利润相对还要高,这也是新疆陶瓷企业能够吸引资金的重要原因。
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据了解,乌鲁木齐米东区陶瓷企业聚集的区域则可能会被政府规划成为以旅游、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示范区,未来乌鲁木齐将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污染高的企业将强制关停,而排放能够达标的企业也要集中搬迁至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的工业区。
乌鲁木齐10家建陶企业中,有6家企业安装了喷墨打印设备,据了解,新华天成陶瓷原本打算在2014年6月安装喷墨设备,此时乌鲁木齐政府对企业下发了关于环保整治与搬迁的通知,此计划只好作罢。
据新疆新华天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厂长介绍,2015年米东区的陶瓷企业可能还可以继续生产一年,2016年很有可能政府的政策会具体化,陶瓷企业将进行集中搬迁,环保能达标的集中搬迁至铁厂沟镇,不能达标的则要关停。
“目前政府在环保上抓得很紧,很多小陶瓷企业政府已经不想让其继续存在了。”新疆鸿利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进也表示,目前政府在各行各业都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对不达标的企业要求一律整改。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办法达标的。”在采访中,各企业负责人纷纷向记者表示,环保标准过于严苛使得乌鲁木齐的陶瓷企业几乎都不能达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即使有部分企业设备改造后达到了政府要求的环保标准,这种企业从企业经营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也不可能生存下去。
“政府如果还能安排陶瓷产业继续发展,企业还是有兴趣继续投入的,如果政府真的对该产业不再扶持,那作为企业也无能为力。”林李昆表示,目前对于企业的搬迁,政府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作为企业也只能说是做好眼前的事,只有等政府的政策明确时候才会考虑下一步的打算。
对于乌鲁木齐陶瓷产业未来的前景,新疆新华天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厂长表示,随着乌鲁木齐政府对陶瓷产业政策的逐渐清晰,大部分陶瓷企业可能无法继续在此发展下去,如果这些企业还想继续在新疆发展,相对来说有着疆内最优质陶瓷原料的伊宁地区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伊宁目前已经有2家大产能的陶瓷厂的2条生产线建成,2015年开春后即将投产,届时疆内的陶瓷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同时新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狭小的市场空间,使得伊宁全部接纳乌鲁木齐现有的企业搬迁至此,也不太现实,因此许多乌鲁木齐的陶瓷企业还在思考如果要继续从事陶瓷生产,哪里才是最好的归宿。
目前国内瓷砖行业与意大利等瓷砖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流行趋势已经越来越接近了,该名厂长表示,在市场相对萧条的时候,乌鲁木齐的企业也在思考如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也曾有过改造设备、丰富产品花色,但随着乌鲁木齐政府在对陶瓷产业政策的下达,大多数企业则不敢继续加大投入,只是选择观望,以待政策明细之后再做打算。
伊宁:产业规模趋饱和,科学规划是根本
伊宁建筑陶瓷产业最早源于2007年左右,据新疆鑫福祥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闫洪明介绍,鑫福祥陶瓷选择到伊宁投资建厂,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新疆资源、煤电能源价格低廉,产品价格合理,这也是陶瓷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两低一高是伊宁乃至新疆陶瓷发展的优势所在。”闫洪明表示,2008年前后,当内地优质煤炭价格在800元/吨左右的时候,伊宁煤炭价格低至142元/吨,截至目前为止,电价最高也低至0.46元/度,而内地目前在0.75元/度左右;而产品的出厂价则比内地要高,因为新疆本地的企业本地产本地销,可以省去大量的物流费用,在终端售价相当的前提下,新疆的产品即使给到经销商的出厂价格要高于内地的厂家,产品在终端的售价仍然要低于内地,终端竞争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据闫洪明介绍,伊宁投资在土地成本上是要高于内地的,以企业在江西高安和伊宁对比,伊宁的地价大约比高安要高出一倍,但土地成本作为一次性投入,对企业后续的影响不大。
生产与消费均提升困难
人工成本相对较高,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地广人稀,并不像内地那样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生活圈,而是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生活圈,本地区少数民族生活节奏较慢,人口素质受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等因素影响,也相对不如内地那么高,这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如内地企业高;同样因为本地地广人稀,企业招工相对较为困难,为了顺利招工,企业在工人薪酬上要相对高于内地;尤其即使现有员工体系建设完毕,人员的流动性也要大于内地,企业不得不随时面临老员工的流失与新员工的培训,在这些多重因素影响之下,企业的用工成本要远高于内地企业。
在设备的配件与维护上,伊宁地区的费用也要高于内地,闫洪明表示,本地设备维护费用要高于内地一倍左右。
在产业规模上,同样是受制于以上多重因素,伊宁的陶瓷企业产能普遍都不大,中小规模的产能更加便于企业转产。
科学规划是根本
目前伊宁是新疆地区除乌鲁木齐外最大的陶瓷产区,但由于未来乌鲁木齐政府已经下达了对陶瓷企业进行整改与搬迁的通知,许多企业可能无法达到政府规定的要求而必须关停,加之目前伊宁政府对陶瓷产业采取的是积极鼓励的政策,因此未来伊宁将成为新疆最大的陶瓷产区。
闫洪明表示,新疆的消费人口、独特的自然环境、偏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本区域的陶瓷产业一定要科学、合理,不可搞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与产能规模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所有陶瓷企业只能在恶性竞争中走向衰亡。
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闫洪明说,目前伊宁政府对该产业还在采取继续招商的政策,如果政府不对陶瓷产业投资过热进行干预,不但当地环境无法承载如此多的企业发展,企业也将在有限的市场中走向最坏的边缘。
“新疆陶瓷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目前来说太困难。”闫洪明表示,新疆陶瓷产业受限制的因素太多,对现有的企业来说,做好现有的事情才是根本。
农权网
今日说法
中国法院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江苏网
华商网
中国西藏网
中安在线
东北网
中国甘肃网
山西新闻网
中国吉林网
四川新闻网
大河网
新京报网
景德镇在线
广佛都市网
南方都市报
金羊网
中国江西新闻网
韶关网
东亚新闻网
铜仁视窗
环球在线
央视网
中国传媒社
艾森网江苏频道
山东新闻网
西部质量新闻网
中国土地资源网
俄罗斯之声
丝路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络焦点台
社会法制网
国际在线
青海新闻网
福建新闻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天天新闻网
河南信息网
消费者维权
民生在线网
社保基金会
文化部
公安部
顺德城市网
松滋新闻网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