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息| 焦点人物| 市场动态| 市场专题| 酒类汽车| 礼品工艺品| 物流印刷| 餐饮酒店| 策划培训| 美容首饰| 旅游休闲| 娱乐体育| 健康卫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专家支招:破解职场八种“流行病毒”
来源:陶瓷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4-05-25    作者:    访问量:7200

专家支招:破解职场八种“流行病毒”

   
“下班沉默症”调查: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63%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

“专注力涣散”调查:69.5%的人在工作时会不时地停下手头的工作,自行分散注意力,32.0%的人则表示自己的注意力一旦被打断,就得花好一阵子才能重新集中。

……

种种调查数据显示,一波又一波的职场流行病相继来袭,职场人不妨对照下列职业病症,对自己的情况做一番评估,提高职业发展的“免疫力”与“健康指数”。

■        本报记者 张园 综合整理

 跳槽、转行恐惧症

夏涛一直不满父母为自己安排的工作。从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就不顾他想读计算机专业的想法,为他填报了建筑学专业。找工作时,又是父母包办,利用关系让夏涛进入了设计院。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学起来自然没有动力。工作不是自己选的,做起来也没有动力。夏涛感觉每天画的这些图纸令人厌烦透顶。夏涛也曾想过跳槽、转行,但是他觉得自己除了有一些建筑方面的经验,其它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接触。夏涛一直在转不转的问题上犹豫着。

 诊断:职业厌倦感常常会出现在这些人身上。专业不是自己选的,工作也是别人介绍的或者随便找的,自己做的不喜欢,喜欢的又不知从何做起。面对转行和跳槽时充满恐惧与彷徨,担心转行找不到工作,惨遭失败;担心转行后,自己要像新人一般从头做起,职位与薪水大幅缩水;担心转行之后,别人的关注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压力。

疗法:对转行与跳槽产生恐惧感的职业人不能正视转行问题,在还没有行动之前就已经给自己设置了诸多的心理障碍。同时,由于受个人视野与经验的限制,对其它行业了解不透彻,这就增大的转行的盲目性。克服转行与跳槽的恐惧症,职业人应该对自身能力充分分析,对欲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情况做深入剖析,做足准备。如果还没有成功转行的可能性,那就为自己设定一个过渡阶段,累积转行所需要一切必要元素。

专注力涣散

“我们公司以年轻人为主,新鲜的网络科技他们接受得最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微博、免下载网页游戏……各种不同的电子娱乐项目包围着办公室。”一说到员工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某网络传媒运营总监Stanley就很头痛,因为他总能看到员工在IM上与人交谈,同时打开电子邮件界面,手机还不时传来短信提示音……这些都让员工无法安心处理好手头的工作。他曾让公司网监做过统计:100%的员工上QQ、上微博的有85%、开网络音乐的有45%,此外还有23%的人玩网页游戏,17%的人“翻墙”看Twitter和Facebook。

诊断: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进入人们的大脑,为节省时间,人们几乎对同时思考和处理两三件事习以为常。然而,同时处理多件事情反而会带来焦虑情绪和压力感受,致使我们只有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目前应该关注的事情上。这样非但不能使我们更快地处理问题,还会降低工作效率。

疗法:有效规划时间。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等常常将有规律的上班时间分成零零散散的碎块。没有明确的目标,思绪就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乱。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当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地摆在眼前时,很容易会让人产生焦躁情绪。注意在分配时间时最好在每件事情中间留出空当,以避免当有其他事情突然插进来时引起慌乱。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也十分必要,比如尽量避免工作单一化,不同类型的工作交替进行;在工作的间隔站起来活动活动,或听听音乐,平息因工作繁复产生的怒气。

感染“无聊”病毒

Tony毕业于上海某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出来当然就是进IT行业了,技术好一点的可以到大型IT公司做程序开发,技术一般的到中小型公司做技术维护,总之一切都“有迹可循”,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Tony属于“一般般”这个层面,没有什么更突出的技术,拿了个文凭,勉强过了英语四级,平常除了玩玩网游,跟朋友吃饭喝酒聊天。生活里的关键词除了这些以外,整个人生也找不出别的亮点了。工作日复一日是如此,人也日复一日没有变化。一晃都干了三年了,毫无起色。跳槽?自己也没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能换出新意么?他苦恼:“还有比我更boring的状态么?”

诊断:其实Tony只是职场中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在多年个人职业规划咨询服务中,研究发现:在步入职场前,80%的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或只要专业对口,再或是家里安排好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工作两三年后,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很多人面对职业问题束手无策,工作热情退却,也无法面对毫无生气的自己,于是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混日子,就像Tony一样。

疗法: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不该在boring的状态中耗费光阴,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许是你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职场专家认为,伸出手来,即使巴掌不大,中指不总是最长的么?“中指理论”要说明的问题即是如此:每个人一定会有一个强项或优势。树立这样的观念,是摆脱boring的开始。

匆忙症

总是想要赶紧把每件事情做完、做好,尽力压缩时间以期望达成目标。遇上交通堵塞时会变得勃然大怒;遇上写字楼电梯爆满挤不上去,心情顿时变得很糟糕;在等待结账时会感到不耐烦……眼下,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职场匆忙症”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白领一族。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这首传唱一时的流行歌可谓是现代一些都市人活脱脱的写照。
    诊断:在经济进入加速度发展的今天,忙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这也是获取优厚物质条件必须付出的代价。源自生存和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会使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当整个神经系统处于应急状态,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情绪失控等不良后果。此外,亦有人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觉得凡事只有靠自己,这会让他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紧迫感,潜意识里强迫自己变得“忙碌”起来。

疗法:给自己的时间进行规划,尽量做到自己主导时间;改掉睡在床上想事的习惯,早起10分钟,冥想加深呼吸,清醒的头脑会带给你高效率的工作;如果哪天你无需准时到达某处,就将手表留在家里;在每天生活中,安排一些自由时间;试着放慢说话的速度,不要在别人说话时打断人家;别老像参加竞走比赛一样赶路,试着放慢脚步,让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脑子别永远想着下一项工作,这会令大脑和身体丧失喘息的时间;不要渴望完美,缺陷成就美丽,万事没有100%的完美。

倦怠症

网络编辑赵琰最近对工作怎么都提不起兴趣。她说,她的工种就是“网络搬运工”,“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文采,需要的只是会按住键盘的Ctrl + C与Ctrl + V键、将文章标题缩短或扩展到所规定的字符数区间、用PhotoShop将图片剪切到规定像素。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机械八爪鱼,很难有工作激情。

诊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早在几年前就注意到现代中国人的职业倦怠的苗头,她曾发出警报:中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现象高峰期,职业倦怠已成为社会“流行病”。一项调查显示,在千余名职业倦怠者中,有50%是企业白领、20%是心理咨询师、20%是教师,其他还有新闻工作者、警察、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等。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对工作开始厌倦,工作效率和绩效不断降低,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最后仅仅靠惯性在工作,多发生在30 岁之后的白领人群。

疗法:对于职场倦怠,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寻找一个新工作,重新再来;另一是改变自己,去适应人、事、物,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她说,前者虽是变换工作,但若不能从心理建设上多下工夫,恐怕过些日子又要重新找工作,所以第二点勇于改变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职场压力是普遍而正常的现象,但有的人在压力下成功,有的人在压力下低头,压力究竟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及应对方法。

多疑症

 “主管肯定对我上次的过错还有看法!不然,怎么我向他汇报工作,他反应那么冷淡呢?”广告新人Bill因经验不足,在一次给客户做的设计中出了差错,随后客户向他的主管投诉。主管找Bill谈话,希望他以后在工作中能更谨慎仔细。不料,这件小事却在Bill的心中掀起了大浪。此后,Bill工作看到主管总是畏首畏尾,主管稍微说一句重话,他就不知所措、忐忑不安,总觉得主管讨厌自己。这也影响到了Bill的工作表现。几个月后,Bill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丧失信心,在沮丧中递交了辞呈。

诊断:职场新人是 “多疑症”的高发人群。相比有些生性敏感多疑的人,职场新人的 “多疑”主要是由于不自信、某方面工作能力不足,因缺乏职场经验而心理调节能力差、过于在意他人评价,因此一旦受过挫折并再遇到类似情况,就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负面联想。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不至于直接酿成严重后果,却会一点一点消磨职场人的自信、激情,久而久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冷淡,成为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

 疗法:积极沟通、开诚布公可以消除误会,减免不必要的“多疑损失”,而更重要的是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对过错和失误做必要的检讨;疑神疑鬼、躲闪、逃避、推辞等行为只会把情况变得更糟。

拖延症

梦林是一家公司的平面设计师,每次接到一个项目后,梦林习惯于翻阅之前经手的相似案例及设计范本仔细揣摩,但是对于项目本身却迟迟不动手去做,直到离交工还有几天的紧急时刻才会争分夺秒的仓促应对。不要认为梦林没有责任心或者是懒惰,实际上她往往更为焦虑,因为她明知道拖拉的坏处,却一再重蹈覆辙。

诊断:职场专家指出,“拖延症”并不是工作责任心缺失的表现,也并非当事人不关心工作任务而懒散应对。经过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存在“拖延症”的人群往往更关心自己的工作,期待取得胜利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这类人群往往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能够出色的完成工作,进而在着手进行之前畏首畏尾;其次,面对压力无所适从,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当一个人的压力得不到适当的缓解,便可能不知不觉地采取了拖延的方式去逃避压力。此外,工作未达到满负荷也是产生职场“拖延症”的原因之一。

疗法:首先,回顾近半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如果已经偏离了职业生涯发展的航向,索性停下手来,认真盘点自己未来的方向再做取舍。此外,调整好自身心态,在应对具体事件上,不要给自己过长的时间,能一天完成就不要做出两天的计划,长时间并不意味着好成果。先完成,再论成败。一旦他们开始着手做工作,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当事人仍旧从失败中体会到经验,进而实现阶段性成长。

自闭症

谢先生在办公室里除了必要的工作总结发言外,从不多说一句话。当同事们午休一起讨论生活琐事或某个领导的八卦新闻时,他也从不参加,要么看电影,要么玩网页游戏,平时也是一个人吃午饭。不过,这只是在公司的表现,离开办公场地,他就约上几个聊中外秘史、体育娱乐八卦的基友聚会,然后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为此,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大家戏称他为“话痨患者”。

诊断:“职场自闭症”与医学上的自闭症并不等同,而医学上的自闭症是一种很严重的智力障碍性疾病,上班族不爱说话、不与人交往等,原因是不适应职场压力或者不喜欢和同事打交道,只要不影响工作,与健康无关。值得提醒的是,上班族则要时时提防抑郁症,“如果身边某个同事向来外向活泼,突然变得内向忧郁、沉默寡言,且这种症状持续了几个月,就要找心理医生咨询”。

疗法:“在职场中,因为环境、压力等原因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出现职场自闭的症状,其实并不少见,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在健康与事业间找到平衡。”资深职场心理咨询专家认为,对于新员工来说,大多是由于个性特征、年龄差异等因素无法融入集体,而导致自己被自己“晾在了一边”。因此,在新集体中要树立自信,不要怕说错话而排斥与人接触,只有多积极融入其中才能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与领导沟通时,不必过分强求,良好沟通并不等同于“嘴把势”,领导需要下级会说话,更需要有工作能力。与领导打交道,有疑问及时提出,有成绩如实汇报,只要态度诚恳谦和,真正完成了工作,领导自然会看到。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