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迷途——广东肇庆产区环保整治调查
图为广东肇庆政府向辖区陶企下发的关于环保整治的多份文件
2014年5月7日,《陶瓷信息》报记者深入肇庆产区,对肇庆产区迎来又一轮环保整治的事件进行了报道,整改要求从4月15日起全市陶瓷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要限产50%,要求陶瓷企业在5、6月份进行整改,7月份环保验收,合格后可重开,不达标则被强制关停。
随后广州佛山等地的多家媒体也相继对肇庆环保整治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关于节能减排与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过于严苛的话题成为了行业最为热点的话题。
6月11日,《陶瓷信息》记者走访了肇庆市永安工业园、佛山三水的部分陶瓷生产厂家,并联系了肇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倾听了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
在永安工业园,今年夏季以来行业销售相对的低迷在工业园中一览无余,在工业园主干道上望去,视线所到之处,很明显能看到企业的砖坯都被堆放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停放着许多等待雇主的大货车。
永安工业园有10家陶瓷生产企业,2011年下半年提出转型升级战略后,大多数企业消化产能的方式都由以往的生产砖坯或提供OEM服务的单一模式,转向了部分自主品牌、部分销售砖坯、部分为其他品牌提供OEM服务的综合模式。
据了解,本产区目前已经有一家企业由于没有自主品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已经全部停产。
对于记者此次关于环保整顿的采访,永安工业园中的大部分企业都显得较为保守,对肇庆政府的限期整改与煤转气等政策都不愿意做过多评价。
此次事件中,肇庆政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进行环保整治的措施,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并没有对企业额外提高标准。但在很多企业看来,政府的做法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环保整改显得过于严苛,国家标准几乎不可能完全达到,很多企业都表示看不到未来。
肇庆对于陶瓷行业的环保整顿似乎陷入了一场迷途之中。
■ 本报记者 刘 婷 张 园
图为肇庆永安陶瓷工业园 摄影/刘婷
“看不到煤改气的明显好处”
与大部分企业负责人态度不同的是,肇庆永安陶瓷工业园某陶企董事长张军(化名)在得知记者前来采访的目的之后,显得较为激动,他表示政府推行节能减排无可厚非,但在当前的国家标准之下,不管是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还是推行煤改气,都不太现实。
建筑瓷砖生产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大部分企业都完成了废水与废渣的处理,在废气排放中,又以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为主。
目前国内建筑瓷砖生产主要以煤炭和天然气为燃料,煤炭燃烧后,生成硫化物(二氧化硫)、碳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比较多,还有粉末,都是对大气有较大环境污染的;天然气燃烧后,则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等。陶瓷企业生产线实施“煤改气”改造,可有效降低生产环节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但在粉尘的排放上,由于粉尘与陶瓷生产的燃烧环节关联不大,所以使用天然气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由于天然气热值要高于煤炭,因此在氮氧化物的排放上,天然气甚至略高于煤炭。
“使用天然气的好处是什么我们没有明显地看到。”张军表示,目前陶瓷行业在环保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上,政府大力推广天然气,更多的是出于节能减排的压力,对此企业也表示理解与支持,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天然气显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
张军还表示,目前在陶瓷生产中的二氧化硫的处理上,企业通过设备改造是可以“轻松控制”的,只不过天然气可以使二氧化硫达到“不排”的标准,因此政府推广天然气解决的是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却仍然没有解决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甚至由于天然气热值要高于煤炭,其氮氧化物的排放更是高于煤炭,所以从综合评定的角度来说,“煤改气”是不完全科学的。
同时,从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说,张军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平米建筑瓷砖的煤耗约为3.5公斤,每吨煤价约为750元,这就意味着每平米建筑瓷砖的燃料成本为2.625元;而每平米建筑瓷砖的天然气耗约为2.3立方米,肇庆地区的天然气价格约为4元/立方米,这就意味着每平米建筑瓷砖的燃料成本为9.2元,对企业来说,使用天然气要比使用煤炭高出6.575元/平方米的成本,显然在当前市场环境之下,这是企业无法承受的。
同时,在目前煤炭与天然气的使用中,陶瓷企业的付款方式也有所不同。陶瓷企业购买煤炭可以在供应商发货后以汇票的形式结算,这就为陶瓷企业的资金周转提供了一定的周期,而且随着煤炭价格的波动,陶瓷企业可以调整煤炭进货量,当煤炭价格过高时可以降低库存,当煤炭价格下跌时可以提高库存,这使得陶瓷企业与煤炭企业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掌握主动权;而天然气一般则是以提前预付款项的形式购买,当陶瓷企业天然气使用的余额不足时,很有可能被天然气公司断气。而且不管天然气价格如何波动,企业都无法做出能源储存的调整,该模式对陶瓷企业来说,完全丧失了与能源企业对话的主动权,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与资金压力。
天然气虽然能够对中国的绿色工业化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但与煤炭等固态资源不同的是,天然气无法在企业内部储存用于企业排产。作为稀缺资源,政府与供气公司往往会在冬季用气高峰时节首先保证民用,这将会对使用天然气的陶瓷企业生产的稳定带来挑战,企业无法保证给经销商的供货货源,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同时,中国陶瓷行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少企业反映,民营企业往往对政府具有一定的畏惧感,担心企业的生产会因为天然气的使用而受制于人。
因此,不管是从企业成本控制,还是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角度来说,几乎所有陶瓷企业都不愿意选择天然气。
四个月下达五份文件
记者在肇庆某陶企负责人处翻阅了2013年底至2014年上半年肇庆政府下发的环保通知。在2013年12月5日到2014年4月8日的4个月时间内,肇庆政府下发的环保整治文件多达5份,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13年12月5日,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召开全市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的通知》。《通知》召集肇庆市及其下辖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25家陶瓷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以及相关人士,共同参与12月6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听取陶瓷企业代表对《肇庆市推进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2013年12月9日,肇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其草拟的《肇庆市推进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肇经信节能函[2013]20号)下发给各相关单位,要求各单位将修改意见于2013年12月16日前回复。《行动计划》提出三个目标,分别为环保、节能及安全生产目标,经济效益目标以及产值提升目标。并明确综合治理升级改造截止时间为2014年底,全市所有陶瓷企业按环保、节能及安全生产目标要求完成升级改造并通过验收。其中,关于环保的指示目标在后期执行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其具体内容为:企业全部生产线使用天然气,或者经环保综合治理升级改造后达标;配备环保在线监控设施,生产废水100%循环利用。
2014年1月30日,肇庆市鼎湖区政府办公室收到由肇庆市环境保护局下发的《肇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落实建筑陶瓷企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函》(肇环函[2014]54号),来文称市环保局在组织了全市建筑陶瓷企业环保核查之后,发现建筑陶瓷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要求鼎湖区相关部门全面排查辖区内建筑陶瓷企业,在2014年6月底前达到整改要求,逾期未完成整改将依法严肃查处。
2014年2月10日,在《肇庆市推进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基础上,《肇庆市建筑陶瓷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随后出台,对陶瓷企业的环保综合治理提出了确切要求,包括鼓励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燃煤的含硫量控制在0.6%以下;污染物排放、恶臭处理、工业固废、废水以及噪音等的处理都拟定了详细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见下表。
2014年4月8日,在肇庆市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建筑陶瓷企业整治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后,再次发出了《肇庆市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文件》(肇空气综治[2014]1号),提出如下要求:未达到《肇庆市建筑陶瓷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的建筑陶瓷企业均限产50%(以限产50%窑炉计算),其中已实施煤改气的陶瓷企业,煤改气生产比例达到50%以上的,可不实施限产,煤改气生产线比例未能达到50%的,已改烧天然气的窑炉不列入限产对象中,仅针对未完成煤改气窑炉作50%限产。并规定限产期限从2014年4月15日起,到建筑陶瓷企业通过整改达到《肇庆市建筑陶瓷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为止。
无法逃脱的命运
在张军的公司,记者看到其办公室摆放有节能环保改造优秀企业的荣誉证书,对此张军表示,公司在节能减排上的改造力度与成效很大,但本届政府在节能减排上的力度之大,让很多企业都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即使连续被评为环保先进企业,也逃脱不了被整改的命运。不管企业以往在节能减排上的成效如何,但只要没有达到现有的标准,都将一律面临整改的命运。
“他理都不理你!”
这是像该企业一样,肇庆产区陶瓷企业在政府环保整治令之下的真实写照。
陶瓷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型企业,做好企业的节能环保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当前国内的发展水平与技术条件下,要完全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标准是不现实的。
张军表示,如果肇庆产区完全按照政府要求整改,以全产区268条生产线、如果每条生产线每天2万平米产量计算,使用天然气将比使用煤炭每天多花费3500万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真的肇庆产区全部实现煤改气,在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加重消费者的消费负担的同时,也只是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仍然没有对粉尘、氮氧化物进行有效治理。
“如果煤改气能够真正完全解决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那才是真正为行业做了贡献,可事实并非如此。”张军表示,政府要做的,是对企业提出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的要求,并且这种要求一定要是合理可行的,而不是一定要求使用何种特定燃料。对于目前肇庆政府“煤改气”的要求,很多企业都表示很无奈。
目前,整个肇庆产区所有陶瓷企业正在逐步进行“煤改气”的环保整改,初步定为7月31日进行整改验收,前期每家陶瓷企业必须完成1条生产线的改造。而至于后续生产线“煤改气”的改造规划,张军表示,政府目前没有传达出相关的详细信息。
对于煤改气的投入,张军表示,每条生产线煤改气周期约为3个月,需要50~100万元的投入,政府将给予每条生产线100万元的补助。
“企业不但要追求个人利益,同样需要担当社会责任,国家紧抓节能环保,作为企业举双手赞成,但如果投入巨大还不能换来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是毫无意义的。”张军说,即使陶瓷企业完成煤改气的改造,并通过验收,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很多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这可能会让不少企业选择停用天然气生产线。
而对于企业的不理解,记者也通过相关渠道联系上了肇庆市环保局的张先生,他表示,节能减排是国家的大势所趋,需要全国一盘棋,此次肇庆政府对陶瓷行业进行整改,所有标准均严格按照《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肇庆政府并没有为本地陶瓷企业设定高过标准的要求,也并非如外界所言出于行政压力,而是真真正正是向环境负责、向后代负责。
而对于节能减排国家标准、煤改气的推行,以及肇庆以外的地区在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的问题,他表示不好多做评价。
国家标准需要重新审视
“如果一个行业的国家标准没有企业能够完全达标,或者只有极为少数的企业达标,这就是标准的问题了。”张军表示,国家建筑陶瓷部分指标过于严苛,如氮氧化物、氟化物、重金属等限值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环保技术水平,有些指标甚至比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还要严格,企业难以持续稳定全面达标。
虽然政府要求陶企在停窑期间进行整改,7月底验收达标后可恢复生产。但亦有人指出,根据现阶段下达的环保标准,在氮氧化合物、粉尘等排放的要求上,整改后能达标的陶企基本为零。“并不是我们不想改进,成本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在清洁排放方面没有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某陶企负责人对记者道出了其困扰,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未能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在做最大的努力,使排放数值最小化”。
据了解,目前建筑陶瓷在污染物排放上以《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为标准,实际上该标准早在2008年制定阶段就曾征集企业意见,可惜没有引起陶瓷企业足够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标准被业内很多人认为是纯理论的,无法适用于企业的实际情况。
因此,从国家标准的角度来说,中国的陶瓷行业是全部不达标的。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表示,该标准是2003年环保总局在全国征集的项目,最后由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立项。其中相关标准在2004年就着手制定,而在2008年征求意见时,前后时间仅有23天,他并不知晓佛山企业是否给予回应。
张军认为,中国陶瓷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区域的政府在节能环保上的执行力度各不相同,这对受到严格环保要求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即使要推广“煤改气”项目,也应当全国一盘棋,而不应当只是在少数地区推广该项目,这对该地区的企业来说提高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环保的压力,不应当全部由企业来买单。”张军表示,节能减排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节能减排在企业做好自身的同时,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建立相关硬件与配套体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不断帮助企业提升环保意识,循序渐进,让节能减排成为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要实现节能减排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环保工作无法一蹴而就
对于肇庆在陶瓷环保上的政策,记者走访了佛山三水的几家陶瓷生产厂家,某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肇庆产区的环保整顿发展到如此地步,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担起责任。政府之责在于早期环保意识较弱。若是肇庆产区在最初承接产业转移时,就对环保问题予以重视,并对入驻的企业提出相关要求,就不至于这么严重。同理,若企业能早日加以警惕,也不至于在整改消息传来之后陷入焦头烂额的状态。
政府与企业如同家长与小孩,小孩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引导,因此在产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很重要。事实上,在肇庆的环保整顿大规模爆发之前,佛山的陶瓷企业每年都会收到整改的通知,要求与此次肇庆整改的内容无甚差异。但佛山的整顿从未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因为在多年的环保高压之下,佛山产区陶企的生产环境已经在循序渐进中得到了提升。
该负责人表示,金利和白土两个工业园是此次肇庆市环保整顿中受影响较大的产区,从硬件上而言,此二者属于资历较老的产区,基础设施较差,基础工程包括道路、排污、管道都没有合理配置。此外,上述人士认为,环保不仅仅包括要求生产企业加强对三废的处理,同时也需要配套企业的配合,例如环保相关的配套企业。事实上,环保配套企业的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全国所有陶瓷产区,即使在佛山,也远远没能达到要求。
事实上,有相关环保部门对于企业的环保工作也表示谅解。比如天然气的改造,佛山产区从2006年开始提出这一议题,但是到目前都未能完全实施。一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资源被垄断。“所以,在当时这种提法也只是一种构想,天然气管道、气站建设、使用安全措施与供应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注定了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某知情人表示。
2013年,佛山开始正式进行天然气管道的改造工作,至今年3月完工。但是基建工作完成后,仍无法使用。因为关于“气源”与“供应保障”的问题又浮出水面。近期福建泉州陶企的遭遇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于企业而言,他们会更加谨慎对待天然气的改造与使用。
环保整顿工作不是一蹴而成的,外迁也并不是解决之道。对于环保的重视度,已经从一个社会话题演变为整个陶瓷行业的头等问题,去哪里都无法避开这一问题。因此新产区的发展,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首先是政府要在提供优惠的同时,也要告知企业相关的环保要求,让企业有所准备;其次,陶瓷企业也需要检讨自己,企业主需要具备这种社会责任心,自觉维护环境,这也是企业对于自身的肯定和尊重。
“现在企业只能说是过一天算一天。”张军表示,若陶瓷企业全部煤改气,显然成本是无法承受的;如果全部按照国家标准来改造现有生产线,几乎不会有企业能够达标。
张军说,提倡节能环保是陶瓷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希望政府能够循序渐进。
然而在此次环保整改中,企业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肇庆永安工业园某企业采购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其实此次整改并没有媒体与外界盛传的那般严厉,因为肇庆作为广东最大的陶瓷产区,很多企业由于产能较高,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之下,即使没有受到环保整顿,也可能会停掉部分生产线,以平衡产销关系,此次环保整顿限产50%,起码在当前对企业的影响并没有外界看来的那么激烈。
他还表示,不管任何行业,往往“危”中有“机”,政府严厉环保政策,可能会让部分企业面临着淘汰出局的局面,这对市场竞争力强、环保执行力度好的企业来说是扩展市场份额更好的机会,因此也需要辩证地看待。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严苛的国家标准与肇庆政府严格的执行力度之下,政府的强硬、企业的无能为力,让这一场环保整治可能陷入的是一场未知的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