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种出了财富
5月19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远远便看见
在村民郜秀玲的
为了有个好收成,郜秀玲几乎每天都住在大棚里,从早到晚地在棚内忙碌。每天早晨,她起床后便来到
“虽然现在辛苦些,但是收入还是不错的。”郜秀玲满脸幸福。她说,每座大棚一年能收入两万。
舍必崖村党支部书记云海忠说,全村现在有1000座
除了蔬菜种植,村里的一些农民还看好日渐红火的采摘市场。村民赵忠堂家有4座大棚,从2007年开始他在大棚里种植各类蔬菜,收获颇丰。从去年开始,由于种蔬菜的人渐渐多起来,蔬菜价格上不去,他开始尝试种植草莓、油桃、水蜜桃、葡萄等水果,全部用于采摘。
在采访中得知,赵忠堂种植的一棚草莓以每斤60元的采摘价格销售一空。如今,他种植的油桃、水蜜桃已经红彤彤一片,葡萄也马上就要熟了。“油桃和葡萄每斤30元,水蜜桃每斤50元。”赵中堂说,他家的水果没有化肥农药,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很受欢迎,收益也比蔬菜要丰厚些。说起采摘的收入,赵忠堂幸福地笑了。
武川土豆瞄准国外市场
5月19日,记者在武川县采访时了解到,这里规模化种植的土豆正瞄准大市场找销路。
在武川县可镇天力木图村,村民张成忠顶着日头,驾驶新型马铃薯播种机种植土豆,汗水打湿了他的后背,但这个结实的农村汉子依然忘我地忙碌着。
去年,张成忠带领的迦南种植专业合作社喜获丰收,收获了4000吨土豆,平均每公斤卖到1.4元。在带领合作社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时,张成忠自己种的300亩土豆,也为他带来了40万元以上的收入。今年张成忠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最近,趁着天气暖和,他一直在地里忙着播种,5年前购买的新型马铃薯播种机,让这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子,永远告别了精耕细作的小农时代,走上了规模化种植之路。
“去年,土豆的收成好,价格也不错,很多商贩上门收购,大部分土豆在家门口就卖光了,也有通过农超对接卖到超市的,也有卖给
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对此,张成忠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生产环节的负责人,我思考的是绿色农畜产品究竟如何输出。”
为了解决土豆输出问题,张成忠5年前开始尝试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超市对接,成功将武川的土豆送进超市。3年前,他又筹划着把武川的土豆卖到中东。但农产品出口需要提供许多材料,如土壤检测、灌溉水检测等项目一个不能少。作为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农民,张成忠想要做这些事,显然很困难,但他依然靠着自己的执着劲儿完成了80%的材料。如今,武川土豆走出国门只剩下最后的程序需要处理。所有这些努力,张成忠认为都是在践行“8337”发展思路。
祖祖辈辈务农,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张成忠用几年的时间,取得了好几辈人都没有取得的成功。但他仍然不满足:“发展太慢了,既缺专业技术人员,又缺硬件设施和资金,希望能聘请到专业人员帮我办理出口的相关手续,否则我们的土豆出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嫁接出来的高产量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工作人员正在育种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前不塔气村的黄瓜小有名气,村里种植黄瓜的菜农特别多,黄瓜种植面积近千亩。在其中一个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粗壮的南瓜根上,竟然是黄瓜藤蔓,上面结出了大小匀称的黄瓜。这是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成功应用的一项嫁接苗技术。
在前不塔气村,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技术员向农民们展示了这种新技术,农民们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勇介绍,南瓜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营养,通过嫁接技术,把黄瓜的新品种“德尔2010”接到南瓜上,生长出来的黄瓜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优于以前的品种,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2013年,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黄瓜新品种“德尔2010”,在赛罕区前不塔气村进行示范种植。贾林慧作为当地聘用的技术员,一直常驻当地,观察新产品的种植情况。刚来这里,贾林慧就发现村民通过传统方式种出来的黄瓜颜色发暗、肉质发白,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黄瓜的根部病害严重,产量很低。今年在示范大棚里种植出来的新品种黄瓜颜色亮绿、肉质鲜绿,按照现在的生长情况,产量至少增加1倍。
这段时间,不少村民向贾林慧咨询了解新品种、新技术。
“现在已经采摘了一个月,采用了新的嫁接技术,效果相当明显。传统的农户种植,每亩地产量最高为2万斤,采摘期为3个月左右。而现在采摘期延长为5个月,目前刚过1个月每亩地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万斤,按照这个产量来看,每年产4万斤没有问题。”贾林慧说。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了解到,2013年,财政
淡季蔬菜供应短板有望补齐
5月19日凌晨,在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菜铺的赵来和,早早地骑着三轮车去市场里拿货。
做蔬菜生意超过10年的赵来和,对蔬菜价格的走势了然于胸。他说:“最近,随着天气转暖,本地菜大量上市,蔬菜的价格会逐渐回落,到了冬天,本地菜少了,依赖外地进口,菜价自然也就涨了起来。”
赵来和说,一斤同样的西红柿,曾经在冬天卖过每公斤8元,也曾在夏天卖过每公斤0.8元,8元的时候老百姓吃不起,0.8元时菜农欲哭无泪。这也印证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老话。
对于这种情况,掌握整体数据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作物工作站业务三科科长傅晓杰有更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以2012年的数据来看,内蒙古全年蔬菜的需求为593万吨,而产量已经达到1476.3万吨,从产量来说远远满足需求,可以外运。然而,内蒙古设施蔬菜上市时间是4~12月,露地鲜食蔬菜上市是7~10月,而冬季设施蔬菜在田面积仅40万亩左右,以叶类菜、根茎类菜为主,茄果类菜为辅,且产量低。这就造成了内蒙古在蔬菜供应季节时需要外销680万吨蔬菜,而在淡季却需要从区外调入262万吨蔬菜的现状。“蔬菜供应的季节性矛盾,正在演变为内蒙古蔬菜供应的核心矛盾,对老百姓和菜农的利益都有损害。
可喜的是,冬春淡季蔬菜供应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2012年,内蒙古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投资1.4亿元,其中设施蔬菜投资1.25亿元。2013年,国家农业部出台《2013年“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为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选择部分市县重点扶持新建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的指导意见。为了解决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内蒙古计划到2015年,全区蔬菜生产稳定在600万亩,产量达到230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蔬菜加工量达到430万吨,着力解决内蒙古冬春淡季的蔬菜供应问题。
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贾跃峰在谈到优化全区农牧业产业布局思路时表示,在蔬菜生产方面,内蒙古将以呼包鄂等中心城市周边、环京津大中城市周边等五大蔬菜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绿色高效标准化园区。
内蒙古蔬菜优势明显
赛罕区规模宏大的蔬菜大棚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属于冷凉生态环境,冷凉生态区的总面积占全区农牧业生产总面积的70%,由于冷凉生态环境下种植出来的冷凉蔬菜具有品质好、营养丰富的特点,加上内蒙古冬寒夏凉、风量大、湿度低,不利于病源菌和害虫的潜伏、发生和传播,使冷凉蔬菜又具备绿色安全的特点,优势明显。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王勇认为,要解决老百姓“菜篮子”问题,其实就是要解决蔬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首先要让农民通过种植蔬菜挣上钱,只有农民通过种植蔬菜有丰厚的收入,才能让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其次,蔬菜的种植不能单单着眼于呼和浩特市或者区内市场,应该着眼于全国蔬菜大市场,针对大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不应该搞小而全的种植模式,应该进行规模化生产,并把生产种子、地膜、农药、化肥等产品的优质企业吸引进来,为蔬菜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实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不是问题,关键是要让农民真正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得到实际的应用和推广,内蒙古蔬菜生产才能有长足的发展。他还提出,不应该太强调地产菜供应本地蔬菜的占比,蔬菜的生产应由大市场来决定。
“优质营养和绿色健康是内蒙古冷凉蔬菜的两大优势特点,内蒙古提出‘8337’发展战略思路,其中提到要把内蒙古建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我认为这个定位是相当准确的,能够有力地推动内蒙古蔬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冷凉蔬菜产业的发展。”王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