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烟雨朦胧中,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悄悄地开幕,又悄悄地结束了。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打消观展者们的兴致,各大展位前人头攒动。
但马延文并未显现出多少兴奋,他是参展商风向标科技公司的CEO,“别看来的人这么多,但大部分都是我们行业里的人,真正的消费者大概只有千分之一。”
这也是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真实写照,很热,也很冷。热,产业内部热;冷,外部消费者态度依旧迟疑。
用户“不敢随便下手”
风向标科技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一款Vane Life 智能生活系统。在展台前,观众人头攒动,大多以了解询问为主。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高二万元的全套智能系统,还是件奢侈品。
“价格高、对功能不明所以”,这是不少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看法。记者在展会上偶遇正在装修新家的李小姐,她和未婚夫之间有些争执,原因是未婚夫看中了一套智能家庭音响系统,“相当于让家里装上一套背景音乐,可以用语音指令控制,家里随时随处都能响起美妙的音乐。”未婚夫对销售人员的解说兴致勃勃,但李小姐却有着相反的意见:“听歌我可以自己开电脑开音响,这一套要上万,根本不值得!”在李小姐看来,“智能生活”是个很虚幻的概念,而且功能不实用,“开空调、开电视、音响这些事情又不算麻烦,我自己动手也可以做啊。”
马延文表示,这就是智能家居难以推广的症结所在,“智能程度无法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性价比不高。”马延文坦言,若放在自己身上,花上万元买一套现下的所谓“智能家居产品”,都要犹豫再三。
另一方面,对普通消费群体来说,不亲身体验的话,很难理解智能家居系统为何物。“在不少人眼里,智能家居系统只等于一个智能遥控器或者手机App。但实际上它应该达到一种物与物互相沟通、配合的模式。例如,通过Vane Life一键模式,家里空调能够感应到室内温度的变化而开启,与此同时窗户随即关闭,也许还会自动拉上窗帘(窗帘装修效果图),调亮灯光。”
但对于这种新鲜的体验,李小姐表示“很玄乎,不知道实现程度如何,万一不灵敏会带来更多麻烦。”
“麻烦”一词在展会上频频被提及,由于不少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仍会牵涉到更换开关、窗帘轨道,甚至布线的问题,部分参展者虽然对产品颇有兴趣,但考虑到二次装修等一系列麻烦,又望而却步。
从商户身上找突破口
目前,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主要是新装修房子的年轻人。张先生在朋友眼里,是个时髦的智能生活“尝鲜者”。现在他每天起床后就能吃到煎好的面包和鸡蛋,喝上一杯新鲜的咖啡。出差回来,预先打开的空调也早已将室内调节得凉爽宜人。对于智能家居系统这几大功能,他觉得很满意。
张先生与智能家居的“邂逅”纯属偶然,“前阵子有个朋友想做智能产品的代理,需要买套产品自己研究一下,正好我在装修新房,他就推荐给我了。”
尝到甜头的张先生对智能家居产品颇为赞赏,不过产品的缺陷他亦直言不讳:“中枢遥控器的红外功能智能连接壁挂空调,无法适用于落地扇。”对此工作人员的解释是,红外技术本身就存在局限性,真正意义上的“万能遥控器”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尽管技术上尚存不足,但张先生仍在兴致勃勃地考虑购置一款燃气报警器,价格不到千元。他表示,现在装修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相较之下花费数千元为家里增添点智能色彩,提高生活便利程度,还是十分划算的。
因为这部分用户的存在,马延文仍对智能家居的前景很看好。“市场关注度在提高,去年我们参加了国际智能建筑展,根本没有观众,但今年的人流量比去年已经翻了无数倍。”为了提高接受度,目前不少智能家居厂商的做法都是从商户入手,为酒店、商用建筑提供智能方案,让消费者在实地体验中,产生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