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已成为2016年中国政府既定的经济改革政策。在官方媒体5月9日发布的“权威人士”讲话中就明确提出,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权威人士还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
虽然中央明确强调了上述原则,但在实际情况下执行起来并非易事。不仅“僵尸企业”僵而不死,企业利益的相关方——银行、地方政府、债权人都希望尽量挽回损失,避免破产收场的结局。更有甚者,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发挥中国特色,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央行陈情,希望能够网开一面,并得到相关支持,不要作为僵尸企业被处理掉。
中城建控股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奇葩案例。中城建控股以前为住建部旗下的一个单位所有,在进行一场复杂的资产重组后,公司99%的股权被转移给一个名为北京惠农基金的私募股权基金,其投资者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三家。债务高企的中城建控股的重组引发市场担心:该公司在无法偿债时,政府可能不会提供支持。据透露,中城建控股有170亿元人民币(合26亿美元)债务,这些债务大部分由国内债权人持有。该公司称其财务状况稳健,拥有23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针对市场恐慌,该公司日前向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发出了题为《关于稳定企业金融局势,避免债权人动乱的紧急请求》的求救信。在信中,中城建控股强调其与政府的密切联系,暗示存在敏感和秘密的政治职责,称“我们集团还担负着特殊的使命(纪律原因不便详述),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信任”,“为此,我们决不能崩盘。”
这封向央行发出的近乎哭诉的求救信,在市场经济之中可以算得上是荒唐的笑话。如果该企业“没有金融违约、偿还能力正常、企业健康”,仅仅是变更股东,至于这样惊慌吗?显然,如果因为重组就造成投资者如此“过份担忧”,那么企业本身可能有就存在问题。
类似国企通过各方活动来争取资源,避免被作为僵尸企业来处置,在目前为数还不少。干预企业处置的理由很多,有失业压力问题、地方经济问题、银行债务问题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企业的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近年来,国有企业是银行信贷扩张的主要受益者。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5万亿元,利润4323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和13.8%,利润率仅为4.3%。推动国企指标改善的主要动力是信贷,一季度国企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5.6%至122.5万亿元,但负债则以更快的速度同比增长了18.1%,至81.2万亿元。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总共向全社会投放了4.61万亿元的信贷,而国企一季度负债总额相比去年末增长了2.13万亿元,这相当于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的一半。
上述数据清楚地显示,去杠杆、去产能的最大障碍,还是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出事,有关部门会立刻查处,银行立刻抽贷,以防企业跑路。而国企出了事,有东家的向东家求救,没有东家的就向政府、向央行求救。目前,银行对企业的融资、企业债务都集中在国有企业。即使到了破产边缘,还在以陈情的方式向政府求救。权威人士在讲话中已经明确表态,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处理僵尸企业“保人员不保企业”。如果在这一轮债务整顿中不对国有企业动手术,那么“去杠杆、去产能”的改革就难以成功。
最终分析结论:
去杠杆、去产能的关键在于清除国企的利益障碍,只有允许国企破产出清,才能真正推动结构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