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息| 焦点人物| 市场动态| 市场专题| 酒类汽车| 礼品工艺品| 物流印刷| 餐饮酒店| 策划培训| 美容首饰| 旅游休闲| 娱乐体育| 健康卫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中心
四川和安徽地震带上的城市
来源:中商建材网    发布时间:2013-04-29    作者:丽丽收集整理    访问量:5450

四川地震带上的城市

    在我国,如果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地震最多的是台湾,依次为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这五个省(区)的地震约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四川省的地震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震带(区)上。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到泸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3/4级别地震。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带内曾发生6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5级地震,后者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是四川省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285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  (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657年汶川6.5级地震。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带内曾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除上述地震带(区)以外,四川省的其它一些地区,也曾发生过5级至6级左右的地震,只不过不那么集中罢了。掌握了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在规划和建设中就能有的放矢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安徽地震带上的城市


根据国家地震局 1978 年出版发行的 《中国地震区、》 ,地震区、带是指地震活
  动特点和地震地质条件都密切相关的地区,即同一地震区、带内的地震活动具有共同特征和相互联系.地震区、带作三级划分,其中一、二级均为地震区,分别命名为 “区”和 “亚区” ,三级称为“地震带” 。全国共划分为 10 个地震区,其中又划分出 23 个地震亚区和 30 个
  地震带。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Ⅰ3)和华北地震区(Ⅰ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断裂以南隶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Ⅱ4)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麻城—常德地震带 (Ⅲ7)和扬州—铜陵地震带(Ⅲ8) ;合肥—明港断裂以北,隶属华北平原地震亚区(Ⅱ6) ,进一步划分
  又分属许昌—淮南地震带 (Ⅱ9)和营口—郯城地震带 (Ⅲ10) 。
  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带情况具体分述如下:
  一、扬州—铜陵地震带
  该带 “北界是盱眙—响水口大断裂和郯城—庐江深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大断裂和江南深断裂,构成一北东向的楔形,东北端延伸入黄海海域,西南端收敛于江西九江附近.
  安徽长江沿岸地区 (江南深断裂以北)位于该带的西南部分。
  扬州—铜陵地震带“自公元 999 年至今共记载了 25 次强震,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11 次。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长江破碎带两侧及黄海海域” 。“全带 11 次 6 级以上地震有 9 次位于黄海,
  最大震级达 6. 75 级” 。此外,该地震带中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1979 年又发生 6. 0 级地震,
  显示了较强的地震活动水平。
  扬州—铜陵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历史上曾发生两次破坏性地震,即 1585 年巢县 5. 5 级
  和 1743 年泾县 5. 0 级地震。
  二、麻城—常德地震带
  该带 “北以鲁山—确山—息县断裂和肥中断裂与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相邻,
  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区、带情况,加引号部分均引自国家地震局1981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报告》 ,地震资
  料时间范围为公元前1177 年至公元 1976年8 月31日;引文中的“破坏性地震”和“强震”系指4. 75级以上的地震。
  安徽省地震区带分布图
  摘自1978 年出版《中国地震区、带分布图》
  南以洞庭湖盆地南缘的湘潭—安化一线为界。东界为郯—庐断裂南段,经幕阜山北麓沿崇阳
  —宁乡断裂延伸,西界即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部边界” 。安徽的六安、合肥及大别山区处于该带的东北端。
  该带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 “历史上共记载强震 30 次。6 级以上地震共 5 次,最大震
  级为 6. 5 级” 。
  5 1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区是该带中地震较多的地区, 历史上共发生 8 次 5 级以上地震,
  最大的为 1917 年霍山 6. 25 级地震。
  三、郯城—营口地震带
  该带 “南起安徽省嘉山,向北经江苏宿迁、新沂、山东郯城、临沂、安丘、昌潍、莲莱
  等地,穿越渤海湾后,经辽宁的旅大、营口、鞍山、沈阳等地,止于开原一带,全长达 1200
  公里。 ”安徽省嘉山位于该带的南端。
  “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之一。 自公元前 70 年至公元 1973 年
  共记载到 4. 75 级以上地震 17 次,其中 5. 0 级—5. 9 级 8 次,6. 0—6. 9 级 4 次,7. 0—7. 9 级3 次, 8. 5 级 1 次。 发生于本带的 1668 年临沂 8. 5 级地震是华北地震区中强度最大的地震,也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 4 次大于 8 级地震之一” 。
  另外, 该带的海城地区又于 1975 年发生 7. 3 级地震。
  该带位于江苏、安徽境内的南段部分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无强震记载,但近年来安徽省五河一带曾有 4 级左右的有感地震。
  四、许昌—淮南地震带
  该带 “西起三门峡,东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一线以南,东界在郯—庐断裂
  西缘,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 。安徽省的阜阳、宿县地区和淮南、
  淮北、蚌埠一带处于本带东段。
  该带“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自公元 147 年以来共记载破坏性地震 14 次,其中 6 级
  以上地震仅有 1820 年许昌 6 级及 1831 年凤台 6. 25 级两次。 这些强震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
  地区” 。
  许昌—淮南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从公元 294 年至 1985 年共发生 7 次 5 级以上地震, 其中
  1831 年凤台 6. 25 级为该带的最大地震。1979 年该带中的固镇又发生 5. 0 级地震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